欢迎来到山村网

向日葵棉铃虫

2018-11-28 15:45:21浏览:74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棉铃虫雌(Helicoverpa armlgera)属鳞翅目,夜蛾科。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近年来为害十分猖獗,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大暴发。【


棉铃虫雌(Helicoverpa armlgera)属鳞翅目,夜蛾科。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近年来为害十分猖獗,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大暴发。

【形态特征】
可参考棉花虫害―棉铃虫

【发生规律】
可参考棉花虫害―棉铃虫。

【防治方法】
种植抗虫品种。深翻冬灌,减少虫源。药剂防治:掌握在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时期喷药防治,以卵孵化盛期喷药效果最佳。在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可用下列药剂防治:20%虫酰肼悬浮剂66—100ml/亩;5%氟啶脲乳油100—150ml/亩;20%杀铃脲悬浮剂40—60ml/亩;5%氟铃脲乳油100—150ml/亩;25%丁醚脲乳油80—150ml/亩;20%灭多威乳油80—100ml/亩;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100—150g/亩;75%硫双威可湿性粉剂60—7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

在低龄幼虫期,可用下列药剂防治: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150ml/亩;45%毒死蜱乳油90—120ml/亩;40%水胺硫磷乳油75—150ml/亩;2.5%氯氟氰菊酯乳油50—60ml/亩;10%氯氰菊酯乳油40—60ml/亩;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60—70ml/亩;2.5%溴氰菊酯乳油20—30ml/亩;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30ml/亩;1.8%阿维菌素乳油10—20ml/亩,对水50—60kg均匀喷雾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稻出现“褐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上一篇:

水稻主要病害及药剂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