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其预防措施

2018-11-28 15:46:24浏览:62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又称为细菌性鞘腐病,是我国北方稻区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初发生。发生严重地块,远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又称为细菌性鞘腐病,是我国北方稻区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初发生。发生严重地块,远看稻株叶尖成片发红,近看上部叶片有褐斑或条斑。水稻细菌性褐斑病轻者不防治可自愈;重者防治不及时可造成叶片干尖坏死、延迟出穗、产量低、稻谷品质下降、出现褐斑米等危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其预防措施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其预防措施
  一、症状识别: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危害水稻叶片、叶鞘、穗、枝梗和谷粒。
  1、叶片感病初期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为纺锤形或不规则赤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经常融合成大条斑,使叶片局部坏死,田间不见菌浓。
  2、叶鞘受害多发生在严重地块中的幼穗抽出前的穗苞上,病斑赤褐色,短条状,后融合面水浸状不规则大斑,后期中央灰褐色。组织坏死。拨开叶鞘,颈上有黑褐色条斑,剑叶发病严重时抽不出穗。
  3、已抽出穗受害部多在新抽穗的颖壳上,初为近圆形褐色小斑点,严重的不但整个颖壳变褐色,有时还可以深入到米粒。
  二、病原及发生规律和条件: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中文名为:细菌性鞘腐病,拉丁学名为:PseudomonasoryzicolaKement。病原形态特征:菌体杆状,单生、偶而成双,一端有1-3根极鞭。病原在种子上和病组织中越冬成为下年侵染源。病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机体,也可通过水孔、气孔侵入。病原菌可在水存活20—30天,并可随水流传播。
  近几年来此病的危害有有上升趋势,尤其在抽穗期遇到低温或阴雨连绵时,高产栽培田快往往严重,病菌入谷粒,影响大米品质。强风暴雨常促成病害蔓延,低温可加重危害。土壤酸性、偏施氮肥有利于发病。当前尚没有明显免疫和高抗品种,但是品种间抗病有差异。
  三、防治措施:
  1、合理隔年轮换优质品种,同一品种最好是相隔1年以上种植。
  2、消灭种源。带病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带病稻草要销毁,稻田附近或池埂上的野生寄主(杂草)也要清除掉。
  3、药剂防治。水稻细菌性褐斑病为细菌性病害,常与稻瘟病同期伴随发生,应采用细菌杀菌剂和真菌杀菌剂混配防治。
  方法:菌毒黑枪,配施40%稻瘟灵、或40%撒来旺、或40%富士一号按亩用量兑水于抽穗前期、齐穗期各喷雾一次,施药间隔7天。
  4、注意田间水肥管理。浅水灌溉,严禁与带病水田串水灌溉;科学施肥、防治氮肥过多。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稻发生倒伏应注意的几点措施

上一篇:

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