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胡麻病该如何防治?

2018-11-28 15:47:17浏览:76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水稻胡麻病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在我国的各个水稻产区均有可能发生。水稻胡麻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从秧苗期至

  水稻胡麻病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在我国的各个水稻产区均有可能发生。水稻胡麻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以叶片为多,进而造成减产,发病田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减产30%以上。做好水稻胡麻病的防治工作,是保证水稻种植产量的关键,当引起重视。下面山村网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水稻胡麻病该如何防治?



  为害症状


  1.幼芽:发芽期,芽鞘受害后变成褐色,有的甚至芽未抽出,子叶即枯死。


  2.叶片:苗期发病,叶片及叶鞘上散生许多芝麻粒大小的病斑,多为椭圆形,中央褐色至灰白色,边缘褐色,周围有深浅不同的黄晕,严重时能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发病的叶片从叶尖逐渐向下干枯。有时病斑扩大连片成条形,病斑多时,引起秧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生褐色小点,渐扩大为椭圆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中央褐色至灰白,边缘褐色,周围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


  3.穗部:穗颈和枝梗受发病,病部呈暗褐色。谷粒早期受害,病斑灰黑色,可扩及全粒,形成秕谷。后期受害,产生与叶片上相似的病斑,但病斑较小,边缘不明显。患病严重的谷粒,质脆易碎。气候湿润时,上述病部均可长出绒状的黑色霉层。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有雾露存在时发病重。酸性土壤,砂质土,缺磷少钾时易发病。旱秧田发病重。菌丝生长温限5~35℃,24~30℃最适,分生孢子形成温限8~33℃,30℃最适。萌发温限2~40℃,24~30℃最适。孢子萌发须有水滴存在,相对湿度大于92%。饱和湿度下25~28℃,4小时就可侵入寄主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


  用40%克瘟散乳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天。


  2.农业防治:


  发病田块的稻草不能直接还田。加强肥料管理,做到基肥足,追肥早,有机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尤其是缺钾田块要增施钾肥。前期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湿交替,使稻苗活熟到老。


  3.药剂防治:


  苗期,用稻瘟灵(春雷霉素)防治。移栽后,用稻瘟灵(春雷霉素)加三环唑结合防治螟虫一起喷雾。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水稻胡麻叶枯病如何防治?

上一篇:

水稻黄枯病的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