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棉花烂种烂根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2018-11-28 16:13:16浏览:9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棉花烂种烂根在沙湾县重发生有3a,发病率60%~84%,发病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的50.4%~74.1%,重种、补种和改种面积占16.1
   棉花烂种烂根在沙湾县重发生有3a,发病率60%~84%,发病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的50.4%~74.1%,重种、补种和改种面积占16.1%~31.5%;中度发生有7a,发病率20%~55%,发病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17%~41%,重种、补种面积1.8%~3%;轻发生7a,发病率7%~15%,发病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的5%~10%;基本未发生1a。下面是棉花烂种烂根的防治方法:

棉花烂种烂根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1.流行病因:
  ①病原经多年调查分离,棉花烂种烂根病是1种复合性病害,由立枯丝核菌,多种镰孢菌侵染所致的立枯病和红腐病。前期多为丝核菌,后期多为镰刀菌。其症状:播种至出土前,受病菌侵染后引起烂种、烂芽,不能出土或幼苗出土后,根部近地面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凹陷变成黑褐色萎蔫,倒伏死亡;有的根尖变褐腐烂,以后蔓延到全根和茎基部,呈褐色干腐;有的幼苗出土不久,幼茎呈水渍状,逐渐腐烂倒伏死亡。
  ②菌量立枯丝核菌和红腐镰孢菌多在土壤中的病残株体上越冬,长期存活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的轻重与棉花连作积累的菌量有关。
  ③气候因素棉花烂种烂根病的流行除病原菌量外,适宜的气候条件是诱发病害的重要因素。棉花播种期的低温、多雨、高湿是诱发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
  ④种子处理播前种子用杀菌剂处理,可显著减轻病害。未用药剂拌种的平均烂种率79.6%,播前用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拌种的平均烂种率56.4%;用适乐时10%拌种用悬浮剂(瑞士诺华公司)拌种的平均烂种率41.8%,表明选用有效杀菌剂拌种可较好的防治烂种。
  2.防治方法:
  ①轮作倒茬。棉花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田间菌量,减轻病害发生。
  ②播前晒种2~3d,以提高种子活力,增强抗逆力。
  ③适时播种。4月上中旬天气多变,倒春寒频繁,防止过早播种。当膜内5cm地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为宜。
  ④播前种子用“适乐时”10%拌种用悬浮剂或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拌种。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棉花烂铃的原因及防治

上一篇:

棉花黑星病早防效果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