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棉花红叶茎枯病防治技术

2018-11-28 16:13:44浏览:92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黄叶茎枯病或凋枯病,是棉花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普遍发生,遇干旱年份,其危害程度及造成的损失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黄叶茎枯病或凋枯病,是棉花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普遍发生,遇干旱年份,其危害程度及造成的损失超过其他棉花病害。棉花红叶茎枯病是由缺钾引发的生理性病害,病株维管束一般不变色,这是与棉花枯、黄萎病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下面是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防治方法:

棉花红叶茎枯病防治技术
   一、症状表现:
  发病过程为蕾期初发,花期普发,铃期盛发,吐絮期成片死株。其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病叶自上而下,从外向内发展。开始时叶片边缘稍带黄色,叶肉组织退绿,叶色由黄变成紫红,叶质增厚、皱缩、发脆,捏在手中喳喳作响。严重时,叶片基部变软,失水干缩,叶片萎蔫。叶片枯落时,茎秆顶部干焦,蕾铃大量脱落,能结少数小铃,但不能正常成熟。主根短而细,颜色深褐,尖端变黑腐烂。剖开茎部,可见维管束不变色。病株后期可整株枯死变成光秆。
  二、发病特点:
  由于7~8月份棉花正处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高峰期,这时候棉花本身需要大量的营养,可是由于大雨对土壤的冲刷,将土壤的大部养分淋走了,再加上土壤湿度大,加快了病菌对棉花的侵染,最终导致发病。棉花红叶茎枯病在抗虫棉、施钾少的田块发生较重,沙壤土田块发生重。另外,早衰的田块发病较重,其主要原因是旺盛的生殖生长期肥水供应不足,造成根系生长环境不良,使棉株的抗逆性差,促使红叶茎枯病发病加重;早衰的棉株还容易被其他病菌侵染,诱发其他病害。
  三、防治对策:
  1、加强棉田管理,增强棉株抗逆能力。
  2、对于旺长棉田,每亩可施用缩节胺2~3克,对水50公斤喷雾,可有效促进棉花稳长。
  3、对于土壤板结的棉田,及时中耕破板通气,增强土壤通透性。三是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棉田,要注意及时疏通灌沟,排除田间积水,促使棉根生长下扎。
  4、对地膜覆盖棉田,要及时揭去地膜,促使棉根向纵深发展。五是轻施苗肥,重施花铃肥,并且施肥时要氮、膦、钾配合施用。
  5、棉花发病以后,及时喷施甲霜灵、多菌灵等杀菌剂2-3次,防止其他病菌的入侵,缓解病症。喷药时可以亩用100克磷酸二氢钾作叶面肥使用,既可补肥,又可达控病的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棉花缺素症状及补救措施

上一篇:

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