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花生根腐病发生有啥规律?如何防治?

2018-11-28 17:36:45浏览:100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花生根腐病,此病俗称“鼠尾”、“烂根”,是造成花生枯萎死亡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全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引起根腐死苗,造成缺株断垄,严重时导致植株大部分或全部死亡。那么花生根腐病发生有啥规律?如何防治?


花生根腐病发生有啥规律?如何防治?


  症状:


  花生根腐病在花生各生育期皆可发生。花生播后出苗前染病,可引起烂种、烂芽;苗期受害引致根腐、苗枯;成株期受害引致根腐、茎基腐和荚腐,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终致全株枯萎。由于本病发病部位主要在根部及维管束,使病株根变褐腐烂,维管束变褐,主根皱缩干腐,形似老鼠尾状,患部表面有黄白色至淡红色霉层。


  病 原:


  花生根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属侵染所致。包括尖镰孢菌、茄类镰孢菌、粉红色镰孢菌、三隔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5个菌种。它们都可产生无性态的小孢子、大孢子和厚垣孢子。小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无色,多为单胞,大小2~3.5×5~12微米。


  大孢子镰刀形或新月形,具3~5个分隔。厚垣孢子近球形,单生或串生,直径7~11微米。病菌习居土壤中,在土中能存活数年,属维管束寄生菌,可堵塞导管和分泌毒素而使植株枯萎。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成为病害主要初侵染源,带菌的种仁、荚果及混有病残体的土杂肥也可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借流水、施肥或农事操作而传播。初侵接种体主要是厚垣孢子,再侵接种体为大、小分生孢子,能从寄主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蔓延。


  通常植地连作、地势低洼、土层浅薄、持续低温阴雨或大雨骤晴、或少雨干旱的不良天气都往往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药剂拌种:播种前,可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300,进行药剂拌种,可有效防治结果前根腐病的发生,有效期长,效果好。


  (2)土壤消毒:播种前,可用99%恶霉灵原粉500克,与10公斤左右腐熟有机肥拌匀撒施,杀灭土壤病菌。


  (3)轮作倒茬:可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轻病田隔年轮作,重病田轮作3~5年。


  (5)加强田间管理:花生长出2~3叶时应浇水,严禁在盛花期、雨前或久旱后猛灌水,午后不灌水,以免烫伤花生根部。大雨过后要及时做好田间排水工作;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施用的厩肥要充分腐熟;


  (6)清除病残体: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集中烧毁,再用石灰水淋洒病株穴,防治病害蔓延扩展。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植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或堆沤。


  (7)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喷雾或灌根,可选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20000倍液,或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药剂,每株灌150毫升。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防治根腐病为害和向周围扩展。


  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油菜盛花期菌核病防治方法

上一篇:

油菜红叶病的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