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关于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2018-11-28 18:02:21浏览:43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大豆菌核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常常发生在七月下旬之后。大豆得了菌核病之后,病株常枯死呈白色。此病害对大豆的生长造成严重的

  大豆菌核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常常发生在七月下旬之后。大豆得了菌核病之后,病株常枯死呈白色。此病害对大豆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危害,大家必须对此病害采取一些防治措施。为此山村网小编来给大家做个分析。

大豆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多从植株主茎中下部分枝处开始发病,病斑水渍状,不规则形,浅褐色或近白色,可环绕茎部并向上下蔓延,病部以上往往枯死,也可造成茎秆折断,潮湿时病部生絮状白色菌丝,其上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占其空间。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向撕裂。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

  防治方法:

  1.病区必须避免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轮作或邻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一年以上即有明显效果。

  2.病田收获后应深翻,大豆封垅前及时中耕培土,注意排淤治涝。

  3.汰除种子中混杂的菌核。

  4.菌核萌发出土后至子囊盘形成盛期,于土表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但在发病后喷洒植株表面效果较差。

  最后小编建议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治措施,才能确保大豆能正常生长。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植保技术需要咨询的,要登录山村网进行浏览或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雨天该怎样避免大豆灰斑病的发生呢?

上一篇:

大豆灰斑病如何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