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菜用大豆细菌性角斑病

2018-11-28 18:04:46浏览:14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菜用大豆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角斑病为菜用大豆的重要病害,由假单胞杆菌丁香假单胞杆菌大豆日本致病变种细菌引起,此病在局部地区
 
    菜用大豆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角斑病为菜用大豆的重要病害,由假单胞杆菌丁香假单胞杆菌大豆日本致病变种细菌引起,此病在局部地区发生为害。一般发病程度较轻,轻度影响生产,少数地块或局部地区发病较重,部分植株叶片枯死脱落,明显影响产量与品质。今天小编简单给大家讲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症状】
    此病可侵染幼苗、叶片、叶柄、茎秆和豆荚。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多角形暗绿色小斑点,略显水渍状,后逐渐扩大成深褐至黑褐色小斑,边缘多具有一狭窄的褪绿晕圈,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子叶、叶柄、茎秆和豆荚上症状与叶部症状相似,病部中央稍凹陷并渗出菌脓。它与细菌性斑点病的症状区别主要表现是病斑颜色较细菌性斑点深,褪绿晕圈不十分明显,细菌性斑点病叶背常溢出菌脓,呈透明薄膜状。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带菌种子为重要的传染源,条件适宜时即可形成初侵染,由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寄主。发病后借风雨传播进行重复侵染。病菌生长温度10~38℃,最适温度为25~32℃。通常在菜用大豆生长后期发生。品种间抗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1.选择适宜于本地区相对抗、耐病品种。2.采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用l%稀盐酸液浸种3~4h后洗净播种,也可用种重的0.3%的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拌种。3.实行2~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深翻土地,消灭菌源。4.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噻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二噻农 碱性氯化铜水剂500倍液,或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喷雾,7~10天防治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
    以上是山村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病虫害方面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大家可以访问山村网,在网页上搜索您想了解的病虫害知识,我们会有专门的专业人员为大家讲解专业的知识,欢迎大家的支持和访问。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豆缺镁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大豆黄叶病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