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豆重迎茬导致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2018-11-28 18:05:53浏览:21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目前,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是重迎茬,重迎茬对大豆的危害最终体现在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这是由,于在重迎茬大豆生育期间生长
    目前,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是重迎茬,重迎茬对大豆的危害最终体现在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这是由,于在重迎茬大豆生育期间生长发育不良和病虫害所致,一般重茬较正茬减产15%~35%,不同年限不同土壤类型等情况下大豆减产幅度存在差异,干旱情况下有的地块可造成绝产,重迎茬条件下使许多大豆病虫害加重,尤其是土传根部病虫害,这主要是由于病原残留在大豆根茬和耕层土壤中,重茬造成它们在土壤中积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大豆重迎茬导致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大豆孢囊线虫病

孢囊线虫病 
    一、大豆孢囊线虫病
    防治方法:
    1、孢囊线虫分布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存活时间长,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经济有效措施。
    2、在没有抗病品种的地方,应采用3年以上的轮作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办法,种衣剂拌种,或乳油化肥包衣剂公顷750~2250克,可兼治根腐病,根潜蝇及菌核病。
    二、大豆疫霉根腐病(疫病)
    防治方法: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土传病害,防治应以栽培技术、抗病品种、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药剂拌种。用58%雷米多尔,或70%百得富或72%克露,按种子量的0.4%拌种。
    2、叶面喷雾。在药剂拌种基础上,于大豆生长期(苗期或花期)进行一次田间药剂喷雾。70%百得富公顷用量1.8kg或72%克露公顷用量1.2kg。
    三、大豆菌核病
    防治方法:

    1、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豆田湿度,且勿过多施用氮肥,可减轻发病。
    2、将散落于田间的菌核及病株残体深埋土里,可抑制菌核萌发减少初侵染源。
    3、与禾本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不能与油菜、向日葵、小豆、菜豆等易感菌核病作物轮作。
    4、发病初期可喷菌核净、多菌灵。
    四、大豆潜根蝇
    防治方法:
    1、大豆收获后进行秋翻地,将蝇蛹深埋土中,可降低来年的羽化率,减轻受害。
    2、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皮的木质化,可增强豆株对害虫的抵抗能力。
    3、种衣剂拌种。
    4、虫口密度5平方米有2.5~5头即应喷药,每公顷用50%避蚜雾150~225g或2.5%功夫225ml,在第一次施药7~10天可再施药一次。
    五、大豆灰斑病
    防治方法:
    大豆灰斑病于7月下旬至8月初(大豆初荚期),每公顷用80%多菌灵750g或40%多菌灵1500ml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 900~1000g或50%甲基托布津 1200~1500ml+磷酸二氢钾2500~3000g+米醋1.5L+益微150~250mL混合喷雾。
    六、大豆食心虫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大面积轮作,迁飞能力弱,加强中耕管理,选用抗病品种,能有效地减轻危害。降低虫食率。
    2、化学防治。防治大豆食心虫的有利时机,一是成虫产卵前,二是幼虫蛀荚前。所以药剂防治应在成虫盛发期进行,如果使用残效期长的农药,可兼治初孵化的幼虫,常用药剂有敌敌畏熏蒸成虫,根据测报100平方米蛾成倍增加,应立即进行防治(一般年份约在8月8日~8月13日)公顷用80%敌敌畏乳油1.5~3kg传统方法先用高粱秸秆蘸取敌敌畏插入豆田中每隔5垄一行,大约5米插一枝,或用2.5%敌杀死公顷600mL兑水喷雾。
    3、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于成虫产卵盛期,每公顷放蜂60万~70万头,效果都很好。
    七、蚜虫
    防治方法:
    常用化学药剂: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公顷1500mL稀释2000倍液兑水喷雾,2.5%敌杀死公顷用600mL兑水喷雾。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豆类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大豆菌核病防治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