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豆顶枯病如何防治?

2018-11-28 18:08:07浏览:41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大豆顶枯病,该病毒寄主虽较广,但生产上的初侵染源仍然是种传病苗,该病毒种传率可达80%~100%,传毒蚜虫主要有大豆蚜、豆蚜、桃
    大豆顶枯病,该病毒寄主虽较广,但生产上的初侵染源仍然是种传病苗,该病毒种传率可达80%~100%,传毒蚜虫主要有大豆蚜、豆蚜、桃蚜、马铃薯长管蚜等,汁液也可传毒。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大豆顶枯病如何防治?

大豆顶枯病如何防治?
    一、症状:
    豆株从顶部开始沿茎向下变褐枯死,叶脉坏死或形成大的坏死斑块。染病早的植株不结实,发病晚的结实率很低,在田间枯死的顶部易被叶片掩盖。此外,有的呈轻花叶或轻微皱缩或沿主脉抽缩。病种子也产生斑驳。
    二、病害病原:
    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大豆萎缩株系Cucumber?mosaic?virus?CMV—Soybean?stunt?strain,属黄瓜花叶病毒组。
    三、防治方法:
    (1)40% 辛硫磷 乳油(低毒)  使用50-100毫升/亩 喷雾(保护 治疗)
    在害虫盛期施药,注意喷雾均匀。安全间隔期为7天,最多使用次数2次。
    (2)40% 啶虫脒 可溶粉剂 (低毒)  使用4-8克/亩 喷雾 (保护 治疗)
    建议在蚜虫发生初期施药,施药应该均匀、周到,根据虫情可隔14天再喷施一次。注意与其它不用作用机制的杀虫剂品种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施药次数不超过1次。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豆灰斑病防治

上一篇:

大豆荚枯病的药剂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