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防治大豆顶枯病

2018-11-28 18:08:35浏览:43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大豆顶枯病又叫芽枯病,是大豆病毒病中对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种。由于发病时期不同,造成的损失在25%~100%。我国1962年在山东省引
    大豆顶枯病又叫芽枯病,是大豆病毒病中对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种。由于发病时期不同,造成的损失在25%~100%。我国1962年在山东省引进的国外品种上出现类似症状,以后在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都有发病。此病由多种病毒引起,但对病原没有进行过正式鉴定,因此各地的顶枯病病原可能有差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防治大豆顶枯病

防治大豆顶枯病

    1.病害症状:
 
    多数大豆品种苗期不表现明显症状,只在叶片上出现少数锈状小点。典型症状出现在开花后,病株茎顶部向下弯曲成钩状,顶端嫩叶、芽和茎变褐干枯易脱落,髓部也变褐色。坏死部分向下蔓延。叶柄上产生褐色坏死条纹,豆荚上也有不规则形褐色坏死斑,叶片常不表现症状。发病早的植株明显矮化,不结荚或结荚很少,有的不分枝。此外,病株还可出现矮化、花芽及复叶丛出、节膨大、叶呈非正常深绿色症状,至收获季节往往贪青还保持深绿,多不结实,病株种子外观正常,不产生褐斑粒。
    2.发病规律:
    顶枯病的发生与流行在年度间和地区间差别很大,但流行规律目前尚未完全摸清。调查表明,多年生牧草和荒地附近的大豆发病早而重,邻近为非寄主作物如玉米等的豆地发病晚而轻。大豆在任何生育时期都可以感病,以开花前感病率高。多数大豆病毒病可由种子带毒传播,种子带毒后脱毒困难,用药剂处理种子或用生长点培养法都无效。
    3.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防止病害扩展蔓延。
    ②选育抗病品种和采用无毒种子。
    ③防治蚜虫可减少病毒病为害,在苗期喷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也可每亩用3%呋喃丹粉剂2公斤混湿润细土15公斤在播种时顺豆垄撒施,兼治蛴螬及孢囊线虫。
    ④大豆与高秆作物间作、适期早播、清除田间杂草都可减轻发病。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具体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准,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

如何防治大豆花叶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