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庄浪县:小蜜蜂变身脱贫攻坚“主力军”

2018-11-10 22:17:55浏览:42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一个地处关山腹地的小村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20世纪60年代庄浪县拉开梯田建设序幕的“第一村”,也是

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一个地处关山腹地的小村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20世纪60年代庄浪县拉开梯田建设序幕的“第一村”,也是“庄浪精神”的诞生地之一。长期以来,上寨村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苦日子,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这里的村民和当地政府共同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当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柳忠活是上寨村二社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里总共有4口人,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家里的经济收入主要靠3亩地种植大蒜。柳忠活只能在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赚点钱来贴补家用。

“今年5月份,我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政府为我们上寨村的贫困户们送来了蜂源,每家发放8箱中蜂,让大家通过养殖中蜂来脱贫致富。其实这些年在外面辛辛苦苦打工,赚不了多少钱,国家政策这么好,还不如回村里养蜂,于是就辞掉了在银川的工作回到了村上。”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的柳忠活来说,中蜂养殖绝对是个新鲜事物。在专家的指导下,他逐渐掌握技术,终于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饲养中蜂。两个多月后,他家的蜜蜂产了20多斤蜂蜜。“看到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够产蜜,大家伙高兴得不得了,都想好好养蜂,把日子过好。”柳忠活说。

在上寨村,像柳忠活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顿闰月今年65岁,早年丧夫,儿子32岁,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早些年身体好一点,还可以干些农活,靠种庄稼够贴补家用。这两年年龄大了,出门干活使不上劲,只能靠儿子打工养活。现在有了蜂源,每天不需要去地里干活,在家就能养蜂产蜜。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真正帮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顿闰月说。

中蜂养殖是省民政厅、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郑河乡党委政府在上寨村主推的产业扶贫的一部分。2017年12月,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由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实施的“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试点项目”落地郑河乡上寨村。项目为上寨村贫困户免费发放蜂源,开展专业中蜂养殖技能培训,建立合作社,开展线上线下的技术指导,帮助村民尤其是贫困家庭科学养殖,鼓励养殖脱贫致富,打造本地的土蜂蜜品牌。

2018年5月,价值近20万元的近200箱中蜂发放至每个贫困家庭手中。社工与驻村帮扶工作队、乡镇干部多次入户,了解贫困家庭的需求,给他们制定个别化的服务计划,提供技术支持,贫困家庭的积极性和潜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郑河乡上寨村产业扶贫初见成效。截至目前,村民们养殖的蜜蜂已经产了两次蜜,累计产蜜260多斤,除了村民自留之外,已经对外销售130多斤,中蜂养殖已经成为上寨村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上寨村中蜂养殖产业取得的成果,继续坚持扶持当地的养蜂合作社的发展,打造‘关山天池’蜂蜜系列品牌,帮助养殖户拓展产品销量等一条龙服务,助力当地的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何方说。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玉树:牦牛驮起致富路

上一篇:

陕西吴起:“绿色”+旅游 走出扶贫新路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