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枸杞瘿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8-11-29 11:26:24浏览:2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在枸杞产区,枸杞病虫害经常发生,对枸杞产量和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枸杞瘿螨危害严重,防治不及时,可能造成减产50%以
    在枸杞产区,枸杞病虫害经常发生,对枸杞产量和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枸杞瘿螨危害严重,防治不及时,可能造成减产50%以上。下面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枸杞瘿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枸杞瘿螨
    一、危害调查
    1.枸杞刺皮瘿螨的危害
    该螨属于自由生活型,在植物表面爬行活动,以口针刺入叶片组织内吸取营养和水分。主要刺吸危害枸杞叶片、花蕾、嫩枝和幼果。起初被害状不明显,但随着螨量增多、时间增长,被害状逐渐出现。开始叶片呈现灰绿,继而呈现灰褐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失绿,呈锈色,同时叶片加厚变脆,易折裂。引起早期落叶、落花、落果。若幼芽受害,影响展叶和新枝抽出,幼果受害,使果实度小,呈畸形。
    该螨危害叶片时,主要聚集在叶片背面,沿叶柄向前靠叶脉两侧处取食危害,叶子正反面均可危害,但一般以叶片背面为主,而正面可出现被害状。靠叶尖部位数量较少,靠叶柄及叶片基部数量最多。
    2.枸杞瘤螨危害
    此螨属于非自由生活型,在造成的泡状组织内吸取营养和水分,同样以口针刺吸危害,以危害枸杞叶片为主,也危害花蕾嫩枝和萼片,并刺激受害部位的细胞增生,形状泡状瘤肿,螨体则在瘤肿内寄生繁殖和危害,起初瘤肿很少,随着不断繁殖危害,螨量不断增加,瘤肿不断扩大,一般直径在3~5毫米,最大的瘤肿可达8毫米以上,叶片上的瘤肿起初为黄绿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最后边缘呈紫黑色,此时螨体便开始转移,寻找合适的部位,重新寄生危害,再形成新的泡状瘤块。而花蕾萼片和枝条上的瘤肿形状基本上和叶片上的相同,只是嫩枝上的瘤螨危害性更大,到后期刺激枝条扭曲生长。严重的肿泡连片,枝条扭曲呈“龙头状”,枝条缩短,不能向上生长,直到干枯。
    二、发生规律
    1.越冬场所
    瘿螨均于lO月中、下旬逐渐开始越冬,以雌成螨在枸杞冬芽鳞片间及其凹陷处、枝条裂缝等处越冬。
    2.活动周期
    枸杞刺皮瘿螨1年可发生多代。每年于l0月中、下旬到翌年4月中、下旬为越冬时期。每年4月中、下旬越冬螨开始出蛰活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营养条件充足,螨数迅速增加。于6月上旬叶面出现明显被害状。严重时,呈现灰褐色或锈黄色。若不及时防治,叶片很快干枯,造成早期落花落叶。
    枸杞瘤螨于5月上旬田问出现瘤肿,到6月下旬迅速扩散蔓延,叶面上瘤肿急剧增加,有的嫩枝上已形成畸形扭曲,到6月下旬、7月初田问普遍受害级别达到2—3级,严重可达4级。到危害后期,一般7月下旬~8月上旬便落叶、落果。
    以上2种瘿螨的活动周期基本相似,6月为繁殖危害初期,6~8月是繁殖危害盛期,此3个月是对枸杞影响最大的时期,若5月控制好了,就会大大减轻后期危害。9月繁殖力下降,数量随之减少。至l0月中、下旬后进人越冬。
    三、防治措施
    1.在栽植枸杞时,应采用沟植,改大水浸灌为沟灌或滴灌,灌水应做到量少次多;大力推广使用追肥器追肥,推行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改春季挖园为秋季挖园,对田间杂草及时挖除清理,深翻晒地,实行轮作。
    2.挖除过密植株,形成合理密度结构,改善通风透气条件。对灌丛状树形改造为单主干,加强夏季修剪,对枯枝落叶及剪除的枝梢及时清理,保持林地卫生,消除瘿螨滋生场所。
    3.加强对枸杞瘿螨预测预报和苗木检疫工作,防止扩散蔓延。指导农户选择对口农药,把握适宜施药期进行统一防治。
    4.在3月下旬~4月上旬用0.5。石硫合剂或50%硫磺悬浮剂3oo倍液喷树体,共喷2~3次;4月中下旬,用40%乐果乳剂1 500倍液喷洒树冠;5月中下旬,用20%三氯杀螨醇l 000倍液喷树冠。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山村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天竺桂粉实病的防治措施

上一篇:

天竺桂叶斑病的防治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