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头花蓼虫害的防治方法

2018-11-29 11:32:27浏览:14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山村网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头花蓼归于草本植物,匍匐茎,丛生,属被子植物门、木兰纲、蓼科、蓼属,别号红酸杆、青影子、石头菜、酸浆草等。全草入药,可治尿道感染、肾盂肾炎等病状。头花蓼虫害的防治方法如下:


    小地老虎


    别名土蚕、切根虫,属鳞翅目夜蛾科,1年会繁殖2~3代,幼虫会在土室中越冬,第一代幼虫在4月下旬、5月上中旬为害头花蓼幼苗,造成缺株断行,尤其是新栽幼苗受这种虫害特别严重。


    【防治措施】①人工捕捉:早上在田间发现新断苗时,可用树枝从断苗处地室中掏出幼虫杀死。②喷洒农药:用59%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喷洒幼苗根部。③撒毒土:用25%敌百虫粉0.5千克加细土20千克拌匀,在幼苗出土前撒入土中。


    双斑萤叶甲


    别名四目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每年发生1代,10月下旬产卵并以卵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虽要5月上中旬才孵化,但幼虫在土壤中为害头花蓼根部,会造成植株萎蔫、枯死。6月下旬化蛹,7月中旬羽化,成虫为害头花蓼叶片,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干旱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措施】①及时铲除田边、地埂、渠边杂草,冬前深翻灭卵。②成虫盛发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 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1~2次。


    黄条跳甲


    别名地格蚤、跳蚤虫、菜虱子,属鞘翅目叶甲科,每年发生4~5代,以成虫的形式在茎叶、杂草上潜伏越冬。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开始取食,20℃左右食量大增,超过30℃则食量大减。4月初产卵于植株根部的土中,孵化后取食根部表皮及幼根,造成植株枯死。5月中下旬成虫为害叶片,造成许多细小的孔洞,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措施】①清洁田园,收割后清除残株落叶,铲除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②幼虫为害期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倍液喷淋湿透。③成虫发生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2~3次,间隔期10天。


    斜纹夜蛾


    别名夜盗虫、乌头虫,属鳞翅目夜蛾科,虫源一般由外地迁入。每年发生4~5代,以幼虫为害作物叶片、叶柄或幼茎,喜高温,怕寒冷,因此高温是该虫暴发的重要原因。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2龄开始分散,4龄进入暴食期,老熟幼虫会在土缝、落叶上化蛹。


    【防治措施】①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落叶。②利用成虫趋光性,在田间安装杀虫灯诱杀。③在田间设置性诱剂诱杀成虫。④在低龄幼虫期,用虫瘟1号病毒1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2000倍液喷雾。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头花蓼虫害的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农业病虫栏目进行咨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川贝母容易发生哪些病虫害?怎么防治?

上一篇:

佛手常发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