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芦荟病害的防治

2018-11-29 21:09:14浏览:78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芦荟不但有着食用价值,而且有着美容价值。芦荟中含的多糖和多种维生素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增白作用。翠叶芦荟是最适
芦荟不但有着食用价值,而且有着美容价值。芦荟中含的多糖和多种维生素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增白作用。翠叶芦荟是最适宜直接美容的芦荟鲜叶,即库拉索芦荟,它具有使皮肤收敛、柔软化、保湿、消炎、漂白的性能。但是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病害的侵袭。

                        芦荟病害的防治

  立枯病
  危害症状
  初见田内个别植株变黄萎蔫,病情扩展后全株枯死,嫩茎染病,拟叶和茎变褐色或纵裂,病株地下茎和根部可现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腐烂,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幼笋染病,茎细小或无法出土。
  病原及传播途径病菌为尖孢镰刀菌芦笋专化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经根部或伤口侵入,为害茎部和根系,发病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生产中土壤过湿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育苗地不宜连作,实行3~4年轮作。②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芦笋专用肥,注意防止烧根或沤根。③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枯死枝条、杂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湿气滞留。④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40%芦笋青300~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炭疽病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茎,病斑灰色至浅褐色,梭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
  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为围小丛壳,属于囊菌亚门真菌,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4~6月靠雨水传播,多雨季节扩展快,干旱无雨年份发病轻。
  防治方法
  ①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②施用腐熟有机肥,发病期注意雨后排水,严防大水浸灌,浇水应安排在上午,减少夜晚结露。③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采收前7天停药。
  茎腐病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幼笋,幼笋出土后受害,初在茎表出现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后侵入茎秆。茎部组织腐烂,地上部呈枯萎状,湿度大的可在茎表组织出现白色菌丝体。
  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是一种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可腐生2~3年,菌丝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种植过密,湿度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采用高畦或起垄种植,不宜过密。②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③及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菌源;采用低水位灌溉,严防大水漫灌。③发病初期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或浇灌,采前3天停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芦荟常见病害及防治

上一篇:

芦荟褐斑病的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