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蕹菜猝倒病

2018-11-29 21:26:32浏览:2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蕹菜猝倒病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幼苗的嫩茎。种子在苗床出土前发病引起烂种。子叶展开后染病的,苗基呈浅褐色水渍状,后出现
蕹菜猝倒病

【蕹菜猝倒病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幼苗的嫩茎。种子在苗床出土前发病引起烂种。子叶展开后染病的,苗基呈浅褐色水渍状,后出现基腐,子叶未凋萎,苗却已猝倒,全株迅速枯死,病株附近成为发病中心,苗床出现大大小小的塌圈,病苗成片猝倒。【蕹菜猝倒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厘米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上引致更严重的损失。病菌侵入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生长适宜地温15~16℃,温度高于30℃受到抑制;适宜发病地温10℃,低温对寄主生长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动,尤其是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利于发病。当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这时真叶未抽出,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抗病力弱,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地温低,光合作用弱,幼苗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致幼茎细胞伸长,细胞壁变薄病菌乘机侵入。因此,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叶发生。福州地区3~6月播种的都会发病,尤以3~4月育苗或棚室地热线温床育苗易发病,该病发生情况与苗床小气候关系密切,其中主要是湿度、苗床低洼、播种过密不通风、浇水过量床土湿度大、苗床过热易发病。反季节栽培或夏季苗床遇有低温高湿天气或时晴时雨发病重。【蕹菜猝倒病防治方法】:1)用改善环境的方法防治,提高育苗容器温度,降低基质湿度;2)药剂防治:天气晴朗时,用50℅代森锰锌1000倍液,或3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为避免发生药害,用药浓度较低。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蕹菜柱盘孢叶斑病

上一篇:

蕹菜灰霉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