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杨树花叶病毒病的识别和防治

2018-12-04 09:42:38浏览:5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杨树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木,有着不错的观赏价值,但是在种植期间,也会出现花叶病毒病的危害,极大的影响杨树的生长。所以
杨树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木,有着不错的观赏价值,但是在种植期间,也会出现花叶病毒病的危害,极大的影响杨树的生长。所以,我们要及时的对杨树进行防治,让你的杨树更好的生长,为您带来更高的价值哦。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杨树花叶病毒病的识别和防治。 
杨树花叶病毒病的识别和防治
   【症    状】
  病叶片上出现花叶,呈橘黄色线纹或斑点;边缘褪色发焦,沿叶脉为晕状透明;主脉或侧脉及叶柄呈现紫红色坏死斑,叶柄基部隆起,有褐色坏死斑。 在检疫时应特别注意区分花叶毒病与普通花叶病之间的症状差异。二者区别如下:杨树花叶病毒病:叶部症状呈橘黄色线纹或斑点;在麦格隆息丰烟Nicotiana megalosiphon上叶部的症状呈叶脉坏死、系统花叶状;发病盛期在8月底以后。普通花叶病:叶部症状呈浓淡相间的花叶或斑驳;在麦格隆息丰烟上叶部不表现症状;发病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期间。
  【病    原】
  基因组单分子单链RNA,正链,2.7MD。衣壳蛋白分子量32千道尔顿(kD)。病毒粒子线条状,600-1000μm × 10-14μm,核衣壳为螺旋状,无包膜。分为加拿大株系、荷兰株系和德国株系。
  【发生规律】
  该病毒有耐高温的特性,致死温度在75-80℃稀释终点10-4,体外存活时间不超过7天(以病毒粗提液在室温下保存)。在杨树体内为系统感染,杨树的所有组织如形成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等均受侵染,发病后难以防治。
  【防治方法】
  1、在产地检疫中,发现疫情,应对病株喷施0.1%–0.3 %硫酸锌溶液,用药量为0.75–2.25 kg/hm或将感病植株周围1–3米范围内的植株全部拔除销毁。
  2、严禁从疫区或疫情发生区调运寄主苗木、插条,进入非病区,发现染疫的苗木等繁殖材料要销毁。
  3、有条件的苗圃可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茎尖脱毒,培育无毒组培苗及选用抗病品种。
  4、把好产地检疫关,将防治重点放在育苗阶段,对插条苗要精选种条;对平茬苗和生产苗应严格检查;严禁用病苗育种、造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叶黄杨白绢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上一篇:

如何有效防治杨树烂皮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