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丽花钻心虫

2018-12-04 11:59:39浏览:24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分布及危害】大丽花钻心虫(玉米螟、玉米钻心虫)是花卉上常见害虫,主要为害菊花、大丽花、向日葵、石榴、无花果、百日草、万

【分布及危害】
大丽花钻心虫(玉米螟、玉米钻心虫)是花卉上常见害虫,主要为害菊花、大丽花、向日葵、石榴、无花果、百日草、万寿菊等。

【形态特征】
大丽花钻心虫的成虫是一种淡黄色蛾子,体长10—15毫米,翅展20—35毫米;雄蛾较小,体长10毫米,翅展20—26毫米。头、胸和前翅黄褐色,前翅上有2条褐色波浪状横纹,外横线暗褐色,呈锯齿状,与外缘平行有一褐色带。后翅淡褐色。雌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5—35毫米,前翅嫩黄色,近翅基2/3内有几条棕色条纹,距翅基2/3处有一褐色波状线纹,后翅灰白色或褐色。卵扁平,短椭圆形,20—60粒卵粘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初产乳白色,后变黄色,孵化前呈现黑点。幼虫成熟后长20—30毫米,初孵时淡黄白色,后灰褐色或淡红褐色,胴部背面有暗褐色纵纹3条,背中线明显,半透明,褐色。身体各节有4个横排的深褐色突起;蛹黄褐至赤褐色,纺锤形,细长,长14毫米左右,宽3.1毫米,尾部具有小钩刺5—8个。   

【发生规律】
6月中旬到7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出现。幼虫从花芽和叶柄基部钻入茎内为害,蛀入孔附近皮色变黑,孔外有虫粪,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输送,造成植株萎蔫、倒折,甚至死亡,经25—30天成熟后在花卉心叶或茎内化蛹。第2代幼虫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害严重,10月底钻入花卉茎秆或玉米等粮食作物秸秆内越冬。
大丽花钻心虫成虫对光、糖、醋均有趋性,对黑光灯的趋性比普通灯光大4倍,白天多躲藏在花丛和沟渠边
杂草丛下面,晚间活动产卵,飞行力很强;幼虫脱皮5次,1—3龄幼虫有迁移为害习性。 
大丽花钻心虫各虫态的适温为16—30℃,相对湿度为70%以上,一般早春回暖早,5-6月份雨水充足,第一代就发生早,为害也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首先要消灭越冬虫源,在冬前剪掉大丽花等花卉的茎秆,集中烧毁;对已受害又无培养价值的
花卉进行剪除烧毁;在产卵期间采集卵块,进行消灭,减少孵化后的幼虫为害。
②药剂防治:如幼虫已蛀入花卉茎秆,可从蛀入孔向茎内注入药剂,如80%敌敌畏乳剂200倍液,或50%敌百
虫乳剂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均有一定效果。
③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四季海棠立枯病

上一篇:

药菊花斑枯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