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梨娜刺蛾

2018-12-04 12:05:15浏览:9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分布与危害】中国各果产区都有分布。寄主范围:梨、苹果、桃、李、杏、樱桃等。以幼虫为害枣、核桃、柿、枫杨、苹果、杨等90多
梨娜刺蛾

【分布与危害】
中国各果产区都有分布。寄主范围:梨、苹果、桃、李、杏、樱桃等。以幼虫为害枣、核桃、柿、枫杨、苹果、杨等90多种植物,可将叶片吃成很多孔洞、缺刻或仅留叶柄、主脉,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产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16毫米,翅展29~36毫米。黄褐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羽毛状。胸部背面有黄褐色鳞毛。前翅黄褐色至暗褐色,外缘为深褐色宽带。前缘有近似三角形的褐斑。后翅褐色至棕褐色。缘毛黄褐色。

卵:扁圆形,白色。数十粒至百余粒排列成块状。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25毫米,暗绿色。各体节有4个横列小瘤状突起,其上生刺毛。其中前胸、中胸和第六、第七腹节背面的,对刺毛较大而长,形成枝刺,伸向两侧,黄褐色。

蛹:黄褐色,体长约12毫米。

茧:椭圆形,土褐色,长约10毫米。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以前蛹越冬,翌春化蛹,7~8月份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片上。幼虫孵化后取食叶片,发生盛期在8~9月份。幼虫老熟后从树上爬下,入土结茧越冬。在正常管理的果园,梨娜刺蛾的发生数量一般不大,在管理粗放的梨园,有时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1.幼虫群集为害期人工捕杀;

2. 黑光灯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 生物防治:秋冬季 摘虫茧,放入纱笼,保护和引放寄生蜂;用每g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1kg,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2龄幼虫;紫姬蜂、寄生蝇 4. 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及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50 %马拉硫磷乳油、25 %亚胺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90%巴丹可湿性粉剂等900~1000倍液。此外还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4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5000倍液、2.5%鱼藤酮300~4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1500~2000倍液。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美国政府对中国2000亿产品不提高关税

上一篇:

引领世界经济航船驶向更加广阔的大海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