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碧蛾蜡蝉

2018-12-04 12:05:47浏览:36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分布与危害】碧蛾蜡蝉 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成虫
碧蛾蜡蝉

【分布与危害】
碧蛾蜡蝉 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成虫、若虫剌吸寄主植物枝、茎、叶的汁液,严重时枝、茎和叶上布满白色蜡质,致使树势衰弱,造成落花,影响观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黄绿色,顶短,向前略突,侧缘脊状褐色。额长大于宽,有中脊,侧缘脊状带褐色。喙粗短,伸至中足基节。唇基色略深。复眼黑褐色,单眼黄色。前胸背板短,前缘中部呈弧形前突达复眼前沿,后缘弧形凹入,背板上有2条褐色纵带;中胸背板长,上有3条平行纵脊及2条淡褐色纵带。腹部浅黄褐色,覆白粉。前翅宽阔,外缘平直,翅脉黄色,脉纹密布似网纹,红色细纹绕过顶角经外缘伸至后缘爪片末端。后翅灰白色,翅脉淡黄褐色。足胫节、跗节色略深。静息时,翅常纵叠成屋脊状。卵纺锤形,乳白色。老熟若虫体长形,体扁平,腹末截形,绿色,全身覆以白色棉絮状蜡粉,腹末附白色长的绵状蜡丝。

【发生规律】
碧蛾蜡蝉 年发生代数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大部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枯枝中越冬。第二年5月上、中旬孵化,7~8月若虫老熟,羽化为成虫,至9月受精雌成虫产卵于小枯枝表面和木质部。广西等地年发生两代,以卵越冬,也有以成虫越冬的。第1代成虫6~7月发生。第2代成虫10月下旬至11月发生,一般若虫发生期3~11个月。

【防治方法】
(1)剪去枯枝、防止成虫产卵。

(2)加强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

(3)出现白色绵状物时,用木杆或竹杆触动致使若虫落地捕杀。

(4)在危害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稻丰散乳油、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90%晶体敌百虫等1000倍液。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元旦火车票今起开售!这些放票时段你得知道

上一篇:

双斑大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