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月季、玫瑰白粉病的防治技巧

2018-12-04 20:11:31浏览:87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白粉病是玫瑰和月季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栽培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要用价值。养植过程中月季、玫瑰白粉病的防治
   白粉病是玫瑰和月季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栽培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要用价值。养植过程中月季、玫瑰白粉病的防治技巧有哪些呢?白粉病
  病原
  Sphaerotheca rosae (Jacz.)Z.Y.Zhao称蔷薇单囊壳和Sphaerotheca pannosa (wallr.Ex Pr.)Lev.称毡毛单囊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部后期出现的小黑点即病菌的闭囊壳,大小90-110μm,附属丝少且短,内生1个子囊,大小80-100×60-75(μm)。子囊中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大小20-27×12-15(μm)。无性态分生孢子成串,椭圆形至腰鼓形,无色,大小23-29×14-16(μm)。毡毛单囊壳菌丝体为毡状,菌落着生部位不变形,子囊孢子6-8个别于蔷薇单囊壳。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梢及花蕾。嫩叶染病初发病时嫩叶正、反面产生白色粉斑,扩展后覆满整个叶片,后变成淡灰色,有时叶色变为紫红色。致新叶皱缩畸形。成叶染病初在叶上生不规则粉状霉斑,后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变褐,致全叶干枯脱落。叶柄、新梢染病节间短缩、茎变细,有些病梢出现回枯,病部表面也覆满白粉。花蕾染病萎缩枯死,花尊、花瓣、花梗畸形。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上越冬。翌春病芽萌动,病菌随之侵染叶片和新梢。月季、玫瑰露地、温室、塑料棚均有栽培,分生孢子能终年不断地繁殖,且耐寒能力强,0℃也不致丧失其活力,因此分生孢子也是重要初侵染源,能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子囊孢子在侵染中一般不起作用。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冬季修剪时,注意剪去病枝、病芽,发现病叶及时摘除。
  3、药剂防治:建议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湿粉剂2000-2500倍,25%国光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次,间隔12-15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唑类药剂防治时,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和缩短间隔期使用,以免发生矮化效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樱花褐斑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上一篇:

蔷薇锈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