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一些热带兰灰霉病的防治技巧

2018-12-04 21:01:57浏览:7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热带兰灰霉病又称花腐病。我国南方、北方时有发生,除为害兰科植物中的兰属外,还为害蝴蝶兰、卡特兰、石斛兰、万带兰属、鹤顶兰
热带兰灰霉病又称花腐病。我国南方、北方时有发生,除为害兰科植物中的兰属外,还为害蝴蝶兰、卡特兰、石斛兰、万带兰属、鹤顶兰属等。其中大花蕙兰、蝴蝶兰等受害较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热带兰灰霉病的防治技巧。
一些热带兰灰霉病的防治技巧
   症    状
  主要侵害花器,萼片、花瓣、花梗均常受害,有时也为害叶片和茎。蝴蝶兰、大花蕙兰染病花瓣或花萼受侵染后,24小时即产生小型半透明水浸状斑;随后病斑变成褐色,有时在斑四周有一圈白色或淡淡的粉红色,每朵花上病斑的数量不一,但当花朵开始凋谢时,病斑增加很快,花瓣呈黑褐色腐烂。湿度大时,从腐烂的花朵上长出毛绒绒的生长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花和茎染病早期出现的水渍状小点,渐扩展呈圆形至长椭圆形病斑,黑褐色,略下陷,扩大至绕梗和绕茎一周时,花朵即死亡。为害叶片时,叶尖焦枯。该病每年多在早春和秋冬两季出现2—3个发病高峰。严重时花上病斑累累,灰霉触目皆是,这对于“赏叶盛似赏花”或"专门赏花”的兰花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石斛兰染病初在花瓣上生水渍状小斑点,病斑在白色花上为褐色点,粉红花上现稍浓粉红色斑点,湿度大时全花枯死。卡特兰染病初在花瓣及茎上生水渍状小斑,扩展缓慢,湿度大时逐渐扩大,严重的产生褐色腐烂,温室中病部也生灰霉。万带兰染病花梗变褐易腐烂。兜兰染病花上生水渍状褐色斑点,略扩大,成为圆形,一般呈斑点状态,湿度大持续时间长时可扩展到整个花瓣,引起花枯萎。已开花一段时间的花受害,花瓣、萼片四周呈水渍状褐腐,整个花枯死,在温室内可见到灰色霉层。
  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核在5~20 cm的土壤中越冬。翌春气温7一18℃,相对湿度88%以上时,在菌核上产生大量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于气流、水滴或露水及园艺操作将其传播开来。该病的扩展是渐进式的,幼苗受侵后,病菌能定植下来,它常随着植株生长而扩展,在现蕾开花前先为害茎部或叶片或潜伏下来,开花以后只要发病条件出现,花器很快染病。菌核在5~30 qC条件下均可萌发,21℃时只需1天即萌发,5℃时需历时5天才萌发。其菌丝发育起点温度为2℃,最高3l℃,20~23℃最适。孢子萌发适温为18~24℃,21℃经24小时即萌发且萌发率达72.6%,35℃经24小时培养,仅有个别孢子萌发,37℃则不能萌发。该菌对湿度要求常较温度严格,相对湿度低于84%孢子不能萌发,相对湿度高于88%才能正常萌发,相对湿度92—95%孢子萌发百分率最高。相对湿度80%,历时15天才产生分生孢子,相对湿度100%仅3天则大量产孢。此外高湿对病菌侵入、扩展和流行有利,潜育期也可缩短。该菌侵染需要一定的营养,如即将凋落的花瓣或受完粉的柱头、有伤口的茎、叶都是灰霉菌易侵染的部位,病菌侵入后先进行一段腐生,当吸取了足够的营养后,再向生活力旺盛的健花或茎侵染,因此当病健组织接触时,只要条件适合都能进行侵染。该病在一个兰圃或棚室流行常需要菌量积累的过程,其病菌来源主要是即将开败的花。兰花花期的天气条件是灰霉病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此间  气温7~18℃,相对湿度高于88%,表示发病条件已经出现,容易发病。在塑料棚、日光温室相对湿度常可满足发病的要求,而室内气温是该病流行的限制因素,当低于18℃的温度出现的日数多,灰霉病即开始发生,加温后气温20℃以上,湿度下降至60%左右,灰霉病又慢慢停滞下来。据观察广东冬春阴雨连绵时发病重,浙江、上海、福建在梅雨季节到来时易流行,1999年北京地区进入11月上旬后,持续几天大雾锁京城,湿度就满足了发病的需要,这时未加温的棚室、兰圃室温只有15~17℃,对兰花生长不利,但却满足了兰花灰霉病流行的需要,因此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从加强管理人手,做到精心养护。合理调控栽培环境的温湿度,尤其是早春、初冬低温高湿季节,千方百计使养护兰花的温度和湿度远离灰霉病发生的条件,兰室或居室要注意加温和通风,防止湿气滞留,浇水时不要溅到花上,如果从顶上浇水必须在上午太阳出来后进行,使叶上的水干得快些。
  (2)灰霉病属气传病害,一旦发病要及时清除病残,为防止病菌分生孢子飞散,把病花或其它带有灰霉的部位先套在小塑料袋中再慢慢剪下来,集中起来烧毁或深埋,可减少菌源。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在老芽阶段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药效较稳定。如果该病发生较重时,必须在开花前用药于花,7天后再喷1次,但对有颜色的花,苯菌灵有时会留下淡淡的能看见的污迹。据台湾吕理焱报道:刚出瓶的兰花苗移栽后马上喷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并在栽培介质表面施5%甲霜灵粒剂25g/m3,能控制花腐病的为害。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5%硫菌·霉威(甲基硫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为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提倡轮换交替或复配使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广玉兰黄化病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

花卉线虫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