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农业农村部:短时间内彻底灭除非洲猪瘟难度极大,打持久战在所难免

2018-12-06 12:45:02浏览:583评论:0 来源:央广网   
核心摘要:记者从12月4日召开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通报协商会上了解到,自今年8月首例非洲猪瘟在国内出现以来,截至12月3日,全国共有21个省份发生了79起家猪疫情、2起野猪疫情。全国累计扑杀生猪63.1万头,所有已发疫情均得到有效处置。
  记者从12月4日召开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通报协商会上了解到,自今年8月首例非洲猪瘟在国内出现以来,截至12月3日,全国共有21个省份发生了79起家猪疫情、2起野猪疫情。全国累计扑杀生猪63.1万头,所有已发疫情均得到有效处置。
 
  现在疫情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距离灭除疫情还需多久?
 
  我国接下来会如何应对?
 
  针对疫情发生以及防控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也进行了详细解读。
 
  1.疫情发展到什么程度?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表示,农业农村部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监测排查。11月以来新发27起家猪疫情中,有22起是主动排查发现的。
 
  2.未来疫情还会蔓延吗?
 
  切断传播链条是目前应对疫情扩散的有效途径,通过禁止发生疫情省份及相邻省份生猪跨省外调、关闭生猪交易市场、对生猪运输车辆实行备案、禁止餐厨剩余物喂猪等措施的实施。当下,疫情的传播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疫情不会蔓延成势,更不会全国大暴发。截至目前,已有8个省的35个疫区按规定解除封锁。
 
  记者在会上还了解到,今年非洲猪瘟疫情在全球也比较活跃,俄罗斯、罗马尼亚、波兰等22个国家报告发生了5800多起疫情。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非洲猪瘟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严防外来疫情再次传入我国。
 
  3.短期内能彻底灭除疫情么?
 
  由于非洲猪瘟病毒潜伏期长,生猪感染后,最长在三周内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而病毒可能就在这期间通过屠宰、加工、运输等途径扩散。潜伏期内的传播防不胜防,这也是各国普遍难以根除疫情的重要原因。
 
  同时,我国生猪养殖方式总体比较落后,中小散养户占全国养殖场(户)的99%以上。这些散养户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水平不高,多有用泔水喂猪的习惯,增加了防控风险。此外,老百姓喜食热鲜肉,造成了大量生猪长途调运,车辆消毒和经纪人管理没有跟上,进一步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
 
  综合分析,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全球范围内也尚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加之近期发现了野猪疫情,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决定了短期内彻底灭除非洲猪瘟难度极大,打持久战在所难免。
 
  4.猪肉能吃吗?
 
  “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传染人,也不传染除家猪、野猪外的其他动物。”于康震在会上说道,因此非洲猪瘟对公共卫生安全以及食品安全不会造成影响。
 
  5.如何减少疫情对产业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第一的生猪出产国,也是最大的生猪消费国。于康震指出,非洲猪瘟病毒若是在我国定殖,将会严重威胁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甚至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未来,农业农村部也将着眼于“标本兼治”,统筹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防疫与保供的关系,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稳定市场供给保障。
 
  具体措施
 
  首先,农业农村部将会尽快启动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重点专项,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整合科研力量,深入开展非洲猪瘟病原学、流行病学的研究,聚焦疫苗和快速诊断试剂研发。
 
  同时,在推进生猪生产转型升级上,优化区域布局,指导地方合理规划生猪养殖,南方地区及大中城市保证一定的自给率,以减少生猪及肉猪长距离调运,鼓励大型养猪企业在省域范围内开展全产业链布局。
 
  此外,当前非洲猪瘟等动物防疫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要实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切实做好一线防控人员的培训,推动地方稳定基层兽医机构和队伍,巩固提升县乡动物防疫能力。
(责任编辑:城阳)
下一篇:

长春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20批次不合格

上一篇:

内蒙古巴彦淖尔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55 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