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菊花赤脚的防治措施

2018-12-06 20:46:16浏览:79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菊花在培育过程中,下部叶片极易干枯脱落。养花容易养叶难,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脚。那么,菊花赤脚该如何防
    菊花在培育过程中,下部叶片极易干枯脱落。“养花容易养叶难,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脚”。那么,菊花赤脚该如何防治呢?本文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菊花赤脚的防治措施:

菊花赤脚的防治措施
    一、适当浇水
    盆菊从扦插到开花的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不同,对于水分的需要也不同,不同的季节,盆菊浇水量及浇水次数也不同。盆菊浇水应掌握喷干则浇,浇则必透的原则,持续几天过干或过湿,都容易引起叶片发黄,甚至脱落,形成“赤脚”。傍晚时盆土再干再浇1次,但不能浇足,浇水或降雨后,如有泥土溅到脚叶上,应及时喷水洗净,可避免脚叶发黄及脱落。
    二、合理施肥
    盆菊喜肥,但如果施肥方法不当或肥液过浓。都容易引起徒长,使叶片稀疏,脚叶脱落。因此在施肥过程中,不能把肥液滴到叶片上,如果已沾污叶片,应用喷雾器喷清水洗净以防止脚叶脱落。菊花施肥忌用单一肥料或浓肥,尤其在着生花蕾时,经常施用含氮的肥料,会使枝叶徒长,脚叶易脱落。施基肥时应结合多施些磷肥及钾肥。7—8月高湿季节,不宜多施肥,只需6~7天在清水中加10%的肥液即可,自立秋后孕蕾开始到现蕾为止,肥水要充足,一般每周施1次稀薄的酱渣水,可有效防止脚叶脱落。
    三、适当推迟扦插时期
    盆菊扦插一般分芽插和枝插,芽插时间为11月到第二年5月均可进行。枝插时间为4—5月。由于扦插早,底部脚叶生长期长,到菊花9-10月开花时,脚叶已经老化,很容易萎蔫脱落,如果推迟扦插时间 ,每年5—9月份扦插,到9—10月开花时,脚叶生长正旺盛,不易脱落,可大大减少“赤脚”现象的发生。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
    从春到秋菊花不断受到病虫侵袭。均易使脚叶发黄脱落。特别是高温多湿季节,易得叶枯病、褐斑病 ,在发芽和抽梢时,常受蚜虫危害,一旦有病虫害,叶片就会发黄脱落,故需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枫杨树丛枝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上一篇:

菊花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