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秧苗使用多效唑五注意

2018-12-11 09:44:21浏览:6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水稻秧苗使用多效唑具有明显的矮化壮秧、早发增穗、增强抗性、防病抑草、增产增收等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由于使用

  水稻秧苗使用多效唑具有明显的矮化壮秧、早发增穗、增强抗性、防病抑草、增产增收等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秧苗过于矮化、生长停滞甚至死亡、贪青迟熟等不良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根据各地几年来的试验和生产实践经验,水稻秧苗使用多效唑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1、剂量要适宜不同品种、不同季节,多效唑的喷施浓度不尽相同,使用时,剂量不可过大或过小。如剂量过大,则秧苗过于受控矮化;若过小,则壮秧效果不明显。实践表明,秧苗常用剂量(均以15%可湿性粉剂为例):早稻秧田每667平方米(1亩)用药120克,对水60公斤;晚稻秧田每667平方米用药200克,对水100公斤;中稻秧田早熟品种每667平方米用药150克,对水75公斤,迟熟品种用药180克对水90公斤。使用方法为均匀喷雾。若因浓度过大造成滞长,可喷施10-4浓度的“920”,促使秧苗转入正常生长。

  2、使用要适时育秧季节不同,使用多效唑的适期也不同。早稻育秧期间由于气温低,秧苗生长较慢,使用多效唑的目的是壮苗,增强抗性,施药时期一般以三叶期为宜。晚稻使用多效唑是既控长又促蘖,使用适期应在秧苗一叶一心期,最迟不得超过二叶一心期。中稻依茬口、气候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早熟品种在2—3叶期施药,迟熟品种在一叶一心期施药。

  3、田管要抓早秧苗喷施多效唑后,移栽大田具有返青快、早发快的特点,因此,大田田间管理要相应做到“三早”,即早管、早促、早控苗,一般搁(烤)田时间可提早2—3天。切忌搁(烤)田过迟而贪苗过多,造成病虫加剧、空秕粒增加、粒重下降、倒伏等情况。

  4、要谨防迟熟水稻喷施多效唑后,全生育期有推迟的趋势,要注意上下茬播期的安排和因迟熟带来的一些问题。防止迟熟的关键是将播种期提早2—3天。

  5、须注意残毒由于多效唑在土壤中移动较慢且不易分解,如果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多次或连年使用多效唑,或者用过多效唑的秧田不经翻耕就栽种后茬作物,就有可能因多效唑残留量过多而使后茬作物再次受控,影响后茬作物的正常生长。对此,要注意使用剂量和做好秧田选择,尽量避免同一块地连年使用或多次使用多效唑。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杀虫剂的使用禁忌都有哪些?

上一篇:

油菜作物应施用PGR型杀菌剂防控疾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