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常用农药杀菌剂防治草莓白粉病的作用机理比较

2018-12-11 09:56:07浏览:7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1.有机硫类杀菌剂   以代森锰锌为代表的有机硫类农药杀菌剂,是广谱保护性农药杀菌剂。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1.有机硫类杀菌剂
  以代森锰锌为代表的有机硫类农药杀菌剂,是广谱保护性农药杀菌剂。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及病菌孢子萌发,阻止病菌侵入。该类药剂除对白粉病有效外,对草莓的大部分病害均有防治作用,此类药剂不易产生抗性,但对侵入植物体内的菌丝体杀伤作用很少,用药量相对较大,属于保护性农药杀菌剂。

  2.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以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农药杀菌剂,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性农药杀菌剂,具有治疗和保护双重功效,对草莓白粉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由于该类药剂的大多数品种如苯菌灵、硫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在草莓上应用后最终均转化成共同的抑菌毒物多菌灵,因此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
  3.三唑类农药杀菌剂

  三唑类农药杀菌剂在草莓白粉病防治中的应用,使白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作用机制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故该类药剂又称为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剂),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因而干扰菌丝的生长和孢子形成。该类药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等特点,兼有保护、治疗、铲除和熏蒸作用。这类农药杀菌剂的品种主要有三唑酮、腈菌唑、四氟醚唑等。三唑酮在草莓白粉病防治上的应用,一开始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但长期使用后白粉病对三唑酮逐渐产生抗性,而且三唑酮在草莓上产生的药害和抑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腈菌唑和四氟醚唑是继三唑酮之后开发的新一代三唑类农药杀菌剂。该两种药剂与三唑酮相比药效更强,用药量更少,安全性高,对草莓抑制作用小,是目前草莓生产上用量最大的三唑类药剂。腈菌唑和四氟醚唑无论是治疗作用还是保护作用均明显优于三唑酮。
  4.仿生物植物源杀菌剂

  该类农药杀菌剂在防治草莓白粉病上应用推广是化学防治技术的重大突破,它们的特点:安全无公害,对草莓花、果实安全,没有抑制生长作用。这类农药杀菌剂的主要品种包括腈嘧菌脂、稀肟菌脂、醚菌脂等。世界上以腈嘧菌脂的使用量为最大,作用机制是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从而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萌发。该农药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促进草莓生长等特点,兼有预防、治疗、铲除以及抑制孢子产生的作用。与三唑类杀菌剂、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苯并咪唑和苯胺类等农药杀菌剂都没有交互抗性,是取代三唑类农药杀菌剂的最佳药剂。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冬种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上一篇:

甜菜褐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