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玉米苗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2018-12-11 11:40:18浏览:3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苗枯病是玉米的一种重要的苗期病害,由轮枝镰孢菌、串球镰刀菌、禾谷镰孢菌、玉米丝核菌等多种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是苗

  苗枯病是玉米的一种重要的苗期病害,由轮枝镰孢菌、串球镰刀菌、禾谷镰孢菌、玉米丝核菌等多种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是苗期玉米根部或近地茎组织腐烂的总称。重病田发病率高达30%~40%,有的田块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识别要点

  玉米苗枯病从2叶1心期便可表现症状,主要发生在5月中、下旬,玉米生长4~7叶期。

  ①种子发病 先在种子根和根尖处开始产生褐变,后扩展到整个根系,根毛初期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侵染点,1~2天后即变为黄褐色水渍状坏死,严重时皮层腐烂,根毛脱落,无次生根或少有次生根,并向上引起茎基部水浸状腐烂。拔起病株,在根部发病部位有时出现白色、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②叶片发病 叶鞘变褐色撕裂,叶片变黄,叶缘出现黄褐色枯死条斑,呈枯焦状,心叶卷曲易折。以后自下而上叶片逐渐干枯,无次生根的则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危害轻的幼苗地上部无明显症状。一般在玉米2叶期至心叶期发病,开始在第一片叶和第二片叶的叶尖处发黄,并逐渐向叶片中部发展,严重的个别叶片或植株出现萎蔫,3~5天后叶片变青灰色或黄褐色枯死。

  发生规律

  玉米苗枯病初侵染来源多,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

  ①病残体和土壤带茵。连作种植是造成病残体、土壤带菌的主要原因。据调查,连作1~3年的田块,苗枯病发病率分别为7.1%、11.6%、15.9%,连作田块发病严重的原因主要是镰刀菌残留土壤和病株残体中大量繁殖和积累,使土壤病原基数逐年上升。其次是由于同一种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选择性,使土壤中营养元素呈现生理不平衡,据测定,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氮、磷、钾总量虽变化不大,但速效锌、硼的含量成倍减小,水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明显降低,平均减少15~17毫克/千克。因此使植株抗病力明显降低。

  ②种子带菌。这是苗枯病发生早并能形成中心病株的主要原因。种子表面经用0.2%升汞消毒后分离监测,种子带菌率平均达0.5%~3.5%。

  ③肥料带茵。近几年农民对土地有机肥施人量减少,有的还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在玉米产区,猪、畜饲草料又多以玉米秸秆和籽粒粉碎为主要原料。经试验,将苗枯病株收集,添加牛饲料喂养2天后,收集粪便,不经发酵腐熟穴施,玉米苗枯率达6.4%~13.5%,因此肥料带菌也是造成苗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④整地不平。土壤低洼积水处和距田埂四周发病重,主要原因是土壤黏重,温度低且土壤湿度大,不利于幼苗根系发育而造成植株抗病力下降。

  ⑤发病与气候的关系。气温较高,出苗快,生长旺,发病率低;阴雨天较多,土温低,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

  玉米苗枯病初侵染途径较多,发病早,植株死亡速度快,防治难度大。因此要立足农业措施、种子消毒为主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轮作倒茬要尽量合理安排茬口,与非玉米茬作物轮作,尤其以小麦、玉米带状种植后的茬地,要科学的安排前茬小麦带进行小倒茬。

  ③深翻灭茬,平整土地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深翻灭茬,促进病残体分解,抑制病原菌繁殖,减少土壤带菌量。播前要精细整地,防止[来自wwW.lw5U.coM]积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病力。

  ④合理施肥,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严禁施用未腐熟肥料,阻断肥料带菌途径,减少发病。雨后及时划锄,打破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⑤种子消毒播前1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氯异氰尿酸钠f克霉灵)600倍液侵种40分钟,凉干后播种。或用激抗菌剂1份加水20份的浸出液,浸泡种子12小时播种,既能防病又能壮苗增产。也可采用咯菌腈种衣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拌种,防效良好。

  ⑥育苗移栽补苗适量的育苗移栽补苗,解决因苗枯病形成的缺苗断垄。方法是玉米播种时,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整理苗床或准备营养钵,为降低生产成本,营养钵可用旧塑料或牛皮纸自制,规格为直径7~8厘米、高8~9厘米即可。苗床土和基质用过筛的炉渣和河沙3:1混合,加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拌均后装床和钵体中,浇水,2~3天后播种消毒种子。移栽时必须做到带土(或基质)移栽,及时浇水,绝对不能伤根,造成缓苗,否则植株不能正常发育,影响授粉时间的配合和产量。

  ⑦及时喷药田间出苗后发现有萎蔫病叶或个别病株时,应喷药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均匀。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高温季节瓜菜病虫害防治要点

上一篇:

及时防治番茄叶霉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