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植物防冻剂是啥作用原理?怎么使用,要注意啥?

2018-12-11 17:42:22浏览:20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植物抗冻剂是一类含有植物激素的植物营养液和微量元素的防寒抗冻性植物叶面肥。市场上称呼比较乱,但对农作物的作用都是一样

  植物抗冻剂是一类含有植物激素的植物营养液和微量元素的防寒抗冻性植物叶面肥。市场上称呼比较乱,但对农作物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对被冻伤的植物也可以使其快速恢复正常生长。植物防冻剂又被称为植物抗冻剂、植物防寒抗冻剂、植物抗冻液等。

 

  作用与原理

 

  它的主要作用是,激活生物酶,杀灭或阻止冰核细菌生成和繁殖,在降温时维持生物膜结构稳定性,减少和减轻低温对膜的破坏,降低植物细胞冰点值,增强植株保水和抗冻能力,抑制和破坏冰冻蛋白,增加热量,降低结冰能力,提高植株对低温的抵抗力。

 

  植物抗冻剂能显著提高绿色植物、雪松、绿篱、蔬菜、香蕉、柑桔、龙眼、荔枝、茶叶、水稻等作物及各种果树、苗木的抗病抗低温、倒春寒的抗冻能力,有效地防止早晚霜袭击,避免或减轻受冻害。对被冻伤的植物可迅速直到恢复树势、恢复作物正常的生长修复作用。

 

  防冻剂原理,说的通俗一点是“加快植物木质化程度”,植物木质化,木质化程度越高,植物的抗冻能力也会越强,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一定要:“黄叶落叶前,温度10度上下使用最好”。要在使用其防冻措施的情况下,来看防冻剂的效果。至于怎么加快植物木质化程度,这个各家有各家的配方,不方便细说。

 

  主要成分

 

  海藻类提取物:自身抗冻能力强,富含活性有机质、糖类、醇类、天然生长调节剂、抗逆因子等,可提高光合作用,增强营养水平,提升抗冻能力。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内源激素,激活植物体内酶的活性,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加速细胞质的流动,诱导植物产生抗低温因子,增强抗寒性。

 

  多糖、醇、多肽类:形成一种多糖多肽蛋白护膜,保护、润湿植物表面体,降低植物细胞冰点,防止细胞冰晶形成,阻止冰晶对植物生物膜的破坏,避免植物细胞受损。

 

  氨基酸、鱼蛋白类:富含蛋白质,可增加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防止生物膜的相变,起到稳定膜结构、提高光合作用等,从而提升抗寒能力。

 

  腐殖酸、黄腐酸类:含大分子有机质,提高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保护植物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作物抗寒防冻能力。

 

  磷酸二氢钾等离子态磷钾肥:迅速补充营养,维持植株养分平衡,提高植物木质化程度,磷提高糖和磷脂水平,钾能调节气孔抑制蒸发,增强树体抗寒能力。

 

  使用方法

 

  植物防冻剂最佳施用时间在晚秋、初冬、春天倒春寒,气温在10~15℃时使用,每7天喷施一次,连续使用2~3次。寒流来临前3~5天使用。稀释150~200倍喷雾,300~400倍灌根。

 

  注意事项

 

  在使用其他防冻措施的情况下,植物落叶、黄叶前,温度10度上下最好,5度以下禁止使用,因为植物吸收需要一个过程,不是说喷上立马就能防冻的,这是植物的生长机理决定了,所以直接告诉你喷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冻不死这类的,明显违反植物生长机理。

 

  为什么要黄叶、落叶前,温度10度上下最好,5度以下禁止使用?

 

  因为落叶黄叶时,植物大多已经进入休眠期,植物吸收不好,就算喷施了也没用;为什么5度以下禁止使用,因为5度左右,喷施完后,在防冻剂吸收完之前,液体很容易结冰,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冰膜,这样的话不仅更加妨碍植物吸收,还会加重植物冻害。

 

  在使用植物防冻剂后还需要配合其他防冻措施,如培土、灌冻水、树干涂白、覆盖保温等,全面植物抗寒能力。

 

  如何选购?

 

  购买的时候,商家说喷施上去之后,能形成一层保护膜,冻不死的,大多都是瞎扯。有的植物裹上一层厚厚的植物防冻布,还会被冻死,更何况喷施防冻剂那一层,几乎没有的液体残留膜,这怎么可能防冻。

 

  在使用其他常规防冻措施的情况下,给你说防冻效果的,才是比较靠谱的店家。

 

  更多农药百科,请关注中国农药网

 

  (来源:好农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60个农药问答,农资人最不该错过的一篇文章!

上一篇:

化肥、有机肥防治病虫害,真的比农药还好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