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走村进户访脱贫 奏响民生主旋律

2018-12-12 08:48:45浏览:93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016年,是我市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重庆日报忠实履行“48字职责使命”,牢记“四个牢牢坚持”,紧扣“脱贫攻坚”这一主题,推出了一系列报道来宣传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部署,以及扶贫部门及贫困区县的行动举措,凸显了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本报还进一步将关注点下沉,派出多路记者定点跟踪采访贫困户或贫困村奋力脱贫的故事,“走村进户访脱贫”专栏贯穿全年,展示了我市脱贫攻坚战的奋斗历程,奏响了民生主旋律。

  镜头聚焦基层,让群众当主角

  到农村去,到山区去,到贫困农户家里去!

  2016年新年伊始,本报十多名记者就分赴贫困乡村,深入贫困农户家里,话家常、算细账、聊脱贫,展望未来。

  南川区木凉镇玉岩铺村八组,夜里气温低到四五摄氏度,但蒋文书家里依旧铺着凉席,女儿就裹在半盖半垫的棉被里。因为媳妇智力残疾,女儿上小学,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头天吃剩的米饭和着红苕煮成满满一大锅粘粘的、黑黑的羹,就是一家人一天的主食。女儿蒋勤勤说,有时她也会因为自己家庭条件不好而“心头难受”,但一想到爸爸那张随时挂着笑容的脸,心里就充满了力量,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丰都县南天湖镇义合村八组,残疾人王德理为摆脱贫困养牛;黔江区石会镇会西村建卡贫困户饶章奎定下一个小目标——要靠栽桑养蚕让家里富裕起来;武隆土地乡沿河村土地坳组贫困户何树明的女儿何莉则有些纠结:就快大学毕业了,是考研,还是工作?

  脚下有泥土,笔下生真情。一年来,本报记者把镜头聚焦基层,让群众当主角、上版面,先后采写了《玉岩铺村贫困户蒋文书的笑》《姜元付:屋顶发电带来“阳光收入”》《一个仡佬族村寨的旅游梦》《何树明: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读书》《王德理:残疾人绝不是残废人》等数十篇稿件,并通过重庆日报及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同步开设“走村进户访脱贫”专栏,用全媒体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在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下,贫困村和贫困户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和脱贫故事。

  浇开脱贫“花”,结下致富“果”

  一张充满墨香的报纸,怎样和贫困群众联系得更紧?

  他们并不只是我们的报道对象,还是我们关心的人。帮助他们浇开脱贫“花”,结下致富“果”,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家乡黄龙村长冲组,退伍军人汪小林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建新房,娶新娘。可母亲的一场大病让家里一贫如洗。为了帮助汪小林圆梦,本报记者汤艳娟四处张罗着当红娘,还随时关注着汪小林建房的事——建议他新房选址在公路附近,房子设计布局要符合城里人的需求;房子差钱停工,记者帮他引来爱心款;去年8月,记者把汪小林接到重庆主城,花了几天时间,顶着酷暑陪他在主城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场寻找物美价廉的装修材料……

  “这一年多来,硬像是做了一场梦!”去年底,记者第十次来到汪小林家,已经搬进新家的汪小林感慨道。院坝前,竖着“小林农庄”的招牌,下面有几行字:“汪小林特别致谢以下部门、企业及个人的无私援助和关爱——重庆日报、石家乡党委政府、重庆金夫人集团周林……农庄承诺每收入100元就捐出1元用于扶贫。”

  “这一年,家里的变化可大了。”本报记者回访采访过的贫困村社、贫困群众时,蒋文书也向记者诉说起家里的喜人变化:“托你们的报道,让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我。”

  本报报道刊发后,许多好心人为蒋文书送来了棉被和衣物,一家人也依靠着低保政策脱了贫。不过,蒋文书认定家里要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增收,不能全靠政府来托底。他说:“我想多养点猪、鸡、鸭,争取把家里的鱼塘利用起来养鱼,力争早点自己解决困难。”

  “走村进户访脱贫”系列报道见报后,各方给予了高度评价。市扶贫办认为,在“啃硬骨头”的脱贫攻坚阶段,重庆日报紧扣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基层捕捉鲜活的新闻素材,推出“接地气”的报道,为他们的工作打下了一剂“强心针”,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传递了正能量。

(责任编辑:杜旭)
下一篇:

东西部就业扶贫协作为农民工提供上万岗位

上一篇:

产业扶贫 精准惠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