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房盖水”连民生 “小康水”润心田——贵州年内逾42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喝上“安全水”

2018-12-12 08:51:06浏览:61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山下河水滚滚流,山上滴水贵如油。”

  有“天无三日晴”之说的贵州,因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峰林、槽谷、漏斗、洞穴广布各地,蓄水难保水更难。加上水利基础设施欠账严重,工程性缺水突出,“水贫困”困扰着山区百姓。

  而今,随着一系列“小康水”措施的持续推进,“望河喊渴”的现象正在减少,一股股“甜水”加快滋润着山区贫困群众的心田。

  “再也不用收集‘房盖水’过日子,更不用操心挑水吃了。”61岁的贫困户段泽槐干农活回家后,拧开水龙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让她一直甜到心坎上。

  段泽槐家住贵州乌蒙山区习水县隆兴镇永胜村三组。因地形复杂,村里缺少水源,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当地村民们只能将房顶上的雨水收集到小水窖沉淀后使用,这种水也被称为“房盖水”。

  长期以来,“房盖水”成为制约群众脱贫发展的“拦路虎”。

  “水不干净,遇到干旱时,很快就用完了。”段泽槐说,今年4月份之前,她每天都要到1公里远的河沟里去挑水,下坡、上山,来回要走1个多小时。

  由于水量少,经常要排队。“天还不亮,就得去排队,去晚了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轮上。有时候,挑一次水要大半天。”段泽槐说。

  为尽快让群众喝上“安全水”,习水县水务局等部门通过勘测,投资70多万元实施了永胜村三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于今年3月竣工。

  “群众听说是搞人饮工程,都特别配合。”习水县隆兴镇水利站工作人员袁方玉说,有了自来水,群众不用再去挑水,腾出来更多时间发展生产。

  习水县水务局人饮办主任曾平介绍,截至今年3月,按照“用水方便、水量保证、水质安全”的标准,全县已通过集镇供水管道延伸、提水工程、实施小水窖等方式解决2128户915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饮用“房盖水”“望天水”已彻底成为历史。

  习水县山区群众饮水条件的改善,得益于贵州省2013年9月启动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水”行动计划。

  按照计划,贵州全省以县为单元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统一管理机构,理顺供水产业链条,推进水务改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小型水利灌溉工程。

  如今,越来越多像段泽槐这样的山区群众,正加快摆脱“水困”,不再“望水兴叹”。

  据贵州省水利厅统计,2013年至2015年,全省已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663.57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0%;2016年解决饮水安全不巩固、易反复人口249万人。

  按照贵州省规划,今年将投入资金2.33亿元,解决42.11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连日来,记者深入贵州省榕江县、从江县、习水县等地采访调研发现,各地“小康水”行动正紧张有序推进中。

  “我们正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项目,坚决打赢这场‘水’脱贫攻坚战。”曾平说。

(责任编辑:杜旭)
下一篇:

湖南湘西扶贫攻坚见闻:发展乡村旅游 完善基础设施

上一篇:

粤企驻西部 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