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国救援队在莫桑比克展开医疗救助

2019-03-31 10:32:12浏览:232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中国救援队医疗分队骨科医生杨敬治疗腿部出现严重感染患者。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李修莉、高俊雅):强热带

中国救援队医疗分队骨科医生杨敬治疗腿部出现严重感染患者。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李修莉、高俊雅):强热带气旋“伊代”3月14日晚间从莫桑比克贝拉市登陆,带来暴风、强降雨天气和洪涝灾害,造成莫桑比克至少468人遇难,受灾人数超过53万。中国救援队25日抵达莫桑比克,在灾情严重的贝拉市及附近地区开展医疗援助,建立“流动医院”,救治灾民2800多人。

  在莫桑比克贝拉市4号灾民安置点,21岁的安娜正在得到中国救援队的医治,由于腿伤出现溃烂,几乎痛到难以入睡的她在中国医生的帮助下,终于能得到缓解。为她治疗的救援队骨科医生杨敬表示,由于当地医疗水平有限,安娜担心会被截肢一直未去治疗,而前来中国医疗救助点就诊三天以来,安娜的伤口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第一天来,我印象中她走路特别困难,几乎是拖着一条腿来的。但今天我感觉她好像轻松了一点,这才换了三次药。我们希望在我们救助的这段时间,她能有个好的康复过程。”

中国救援队医疗分队内科医生范煜东在贝拉一安置点为当地居民看病。

  除了一些应急处理,中国救援队还免费为当地灾民诊疗一些常见慢性病。救援队心内科医生范煜东说,“我们看到有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第一天来时高血压200/110毫米汞柱,经过我们三天的治疗,现在血压已经降到了150/90毫米汞柱。我觉得他有很好的依从性,能够听医生的话。每天都来复诊,能够定时测量血压,说明他有自己自觉的认识,还有一些孩子经过治疗也能变得好一些,让我觉得付出没有白费。”

  在莫桑比克卫生部的分配以及陪同考察下,中国救援队选择了这个覆盖面较广、医疗卫生设施较差的4号安置点设立医疗救助点。截至29日,医疗救助点已经诊治村民2866多人,发放药品2300份。救援队医生王冀透露,本次赴莫桑比克展开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中国救援队,配备医护人员20人,包含骨科、内科、儿科以及妇产科等科室医生,能够实现全科诊治。王冀说:“整体上来讲,我觉得我们安排得很合理,而且人员搭配也比较合理。遇到了一些我们在国内很少见的疾病,对他们进行一些常规处理,缓解一些病痛,让他们得到一些基本医疗救治,另外有一些需要医院后续治疗的病人,我们也及时通知提醒他们去医院看医生。我们确实是帮助当地最基层群众,改善他们的基本医疗环境。”

中国救援队医疗分队工作现场。

  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莫桑比克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基础薄弱,在大灾面前凡乎瘫痪。医院缺医少药、人满为患,像中国救援队设立的医疗救助点尤为珍贵。村民安比鲁的家在强热带气旋“伊代”的袭击中被毁,全家被迫住进了4号安置点,安比鲁遭受的肩伤也得到了中国医生的诊治。安比鲁说:“我很开心中国医疗队能来这里,因为他们在这帮助了很多人,现在这里的医院人满为患,不可能给每一个人治疗,而中国队来到了这里帮助我们,我很喜欢他们 。”

  在4号灾民安置点生活着很多孩子,他们只会讲当地方言,虽然语言无法交流,但他们仍会向中国救援队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范煜东医生说,这些孩子带来的感动让他深感责任重大,希望尽力救助更多的病人,“我们去了4天,接触了大量的病人,能够体会到他们当地对医疗的渴求。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们减轻一些痛苦。其实治疗是一时的,我们更希望告诉他们健康的理念。我们看到有些孩子饮用水时直接就地取水,甚至来自不干净的水源,我们也制作了一些小展板,告诉他们要健康饮水,注意卫生,预防从口、呼吸道传播疾病。对于一些老人来说,我们希望控制他们的慢性病,使之生命得到呵护。无论是身在国内还是国外,作为一个医生都希望病人能够更好的得到治疗。特别是在灾害面前,希望利用好手里的资源,让老百姓得到一个好的治疗。”

中国救援队医疗分队诊治现场

中国救援队对学校进行消毒杀菌

中国救援队展开防疫工作,对居民安置点进行消毒杀菌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英媒:首相特雷莎·梅应尽快辞职

上一篇:

印尼艾尔辛达电台副总编:全媒体时代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合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