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残疾名人励志故事简短

2019-02-27 23:10:17浏览:678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残疾名人励志故事简短,山村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残疾名人励志故事篇1:无臂也想飞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

残疾名人励志故事简短,山村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残疾名人励志故事篇1:无臂也想飞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残疾名人励志故事篇2:一个格外芳香的苹果

  他是天生的侏儒,身高只有100厘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他的到来不仅没给家里带来欢乐,反而给父母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家里人对他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因为他患上了罕见的“成骨发育不全症”,这种病人体内钙质无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头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称的“玻璃娃娃”。

  他的父亲擅长吉他和电子风琴,受家庭的影响,他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7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了一场钢琴音乐会,着迷到神魂颠倒的地步,向父亲提出自己也想要一台钢琴,父亲满足了他的要求。

  但是,一个手脚无力,行动不便的人,要想学习钢琴谈何容易。每次他都要依靠别人抱着才能上下钢琴座。有一次,父亲刚把他抱上座位,有事临时出去了,他一不小心,从座位上摔了下来,脚被摔成了骨折。

  心疼他的父亲建议他学点别的,可是他死活不同意,就认定了钢琴。无奈之下,父亲想出办法,在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辅助器,使他的脚较容易牵动钢琴踏板。虽然如此,他还是在练琴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意外的情况,以致于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但他却不管不顾,凭着顽强的毅力,近乎疯狂地练琴,这一练就是五年。

  他13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父亲获悉一个剧团急需招聘一个丑角兼配角,觉得他很适合,于是送他去了。剧团内有一个名叫布鲁内的小号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几次之后,发现他在钢琴方面有着特殊的悟性,就推荐给打击乐演奏家洛马诺重点培养。在两位音乐家的悉心培养下,15岁时,他推出了个人的第一张专辑《闪光》。优美的曲子震撼人心,轰动法国音乐界,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巨星”。

  他第一次公开演出时,先是在台前离观众最近的地方,站了足足3分钟。最后,他笑着问:“都看够了吧?”在全场发出会意地笑过之后,才开始表演。听完他的演奏,观众被他的音乐震憾了,先是短暂的沉默,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先站三分钟,他说:“很多人是因为好奇我的身材才来的,先让他们看个够,才会仔细听我的演奏,才能看到我灵魂的高度。”

  置身于神奇的音乐世界中,他忘却了残缺肢体带来的痛苦,变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对于取得的成绩,他仍然不满足,坚持每天练琴的时间增加到11小时,每年的独奏音乐会超过180场。有时,超负荷的训练量甚至令他的指骨折断,他也在所不惜。他的钢琴越弹越好,名气越来越大。1987年,他推出的另一张专辑《乐曲》,成为他音乐行程中决定性的转折,让成为世界级钢琴大师,他的足迹遍及纽约、米兰、东京、巴黎等著名音乐城市。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赞誉之声。这时,所有人都已经不再对他的奇特身材好奇了,而是带看钦佩的心在仰望他灵魂的“高度”。

  然而,再伟大的人物也有沉浮之时。自《乐曲》出版后,他的事业开始落入低潮,因为焦急,有一次甚至晕倒在酒吧的阶梯上。苏醒过来后,他说:“我的骨头那么脆弱,这次却竟然一点伤都没有。我告诉自己:时间还没到,上帝还不想让我去死。”

  乐观的心态让他对未来仍充满信心,坚持每天练琴11小时以上。果然,过了不久,他的事业又迎来了辉煌的时刻,不仅签约了新的唱片公司,而且出的唱片一张比一张好,广受欢迎。尤其是与另一名法国爵士乐手格拉贝蒂合作的唱片销售量突破10万张。

  有人曾经问他成功秘诀,他引用一位哲人的话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优秀和缺陷并存。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上帝特别偏爱它的芳香,而我就是那个格外芳香的苹果。”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于纽约,年仅36岁,他留给人间最后的一句话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他就是法国的贝楚齐亚尼,世界钢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一个乐观向上,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克服身体的巨大障碍,奏出人间最美妙乐章的残疾人。他的身材虽然矮小,但他灵魂的高度,足以让世人仰视。

  残疾名人励志故事篇3:独臂也是上帝的恩赐

  出生在美国的爱德华多·加西亚,从小就对烹饪有着浓厚的兴趣。10岁生日那天,他独自为全家做了顿炸薯条,那是他人生的第一道菜,在家人的夸奖中他萌生了一个宏大的梦想——长大后要做世界名厨。

  高中毕业后,加西亚毅然决定去纽约的一所烹饪学校学习。每天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他还到一家餐馆边当杂工边留心学习大厨的烹饪技巧。天赋加上实践,三年后他成了近千名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当地一家知名酒店主动聘请加西亚当主厨。加西亚也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他勤奋苦练、潜心研究,厨艺也声名远扬。

  天有不测风云,4年前的一天,加西亚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左手。一个用双手做菜的厨师,一个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厨师,却断了一半的臂膀,加西亚的人生彻底改变了。望着自己装着假肢的左臂,想到自己喜爱的事业,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绝望中,他抱怨着、诅咒着,甚至有了自暴自弃的念头。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用脚绘画的艺人,那位艺人没有了双臂但绘画水平十分出色,一下子触动了加西亚的神经,梦想的火种再次被点燃了,他不甘心就这么向命运屈服——他要戴着假肢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

  加西亚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然而,戴着假肢烹饪谈何容易。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练完削皮再练切菜、摆盘、切牛排……由于假肢不听使唤,以前最简单的削皮动作现在对他来说难如登天——削一根萝卜就得用上几个小时,切菜、切牛排的难度就更大了。天天超负荷的练习使他的左臂肿胀、疼痛难忍,但加西亚咬牙坚持,一个月、一年、三年……加西亚经历了无数次痛苦的煎熬、涅槃后获得了成功,他的“左手”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熟练了。逐渐地,他还发现了这只“左手”的好处——他再不用担心切菜切到手指,再烫的锅盖也能徒手揭开,最妙的是刀钝了还能直接在手上磨……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主场,成为了一个独臂厨师,开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食品公司。

  独臂厨师的故事很快在当地传开了,很多家电视台争先恐后地邀请他去直播现场做烹饪表演,观众望着乐观的加西亚挥舞着自如的左臂,心里暖暖的。2014年在美国举办的一次世界级别的烹饪大赛上,加西亚凭借自己的拿手菜——普罗旺斯鱼排获得了金奖,他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明星大厨。

  后来,人称“神厨”的加西亚在回想自己的坎坷经历时,感慨地说:“喜欢烹饪犹如基因流淌在我的血液里,为此我失去了一只左手,但这没成为我的负担,相反,这是上帝送给我的一份特殊的礼物——无意中他关了我的一扇门时,却多情地为我开了一扇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梁字五行属木还是火

上一篇:

瘸子碟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