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相同元素不同结构重复定义的问题

2019-03-28 23:55:25浏览:217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CSS选择器是构建CSS的基础.在为大型,复杂嵌套的(x)HTML文档进行样式定义时,很有可能会遇上针对相同元素在不同结构下的重复定义的

CSS选择器是构建CSS的基础.在为大型,复杂嵌套的(x)HTML文档进行样式定义时,很有可能会遇上针对相同元素在不同结构下的重复定义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前端开发人员相对头痛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 (针对相同元素在不同结构下的重复定义) 发生的前提下,浏览器在渲染页面文件时,会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优先级排列,然后根据这个优先级权重对发生状况的元素进行处理.

而这个浏览器遵循的规则是什么呢?

让我们来看一段简单的HTML代码:

<body id="content">
<div class="box">
<p class="italic">For Testing 2</p>
<em id="em" class="wrap">For Testing 3</em>
</div>
</body>

这是段相当简单的HTML代码,但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我们慢慢就能发现它为什么具有代表性了.

首先我们来加上一点简单的CSS声明:

p{
color:pink;
}
p.italic{
color:red;
}
div.box p{
color:black;
}
div p{
color:blue;
}
#content div p{
color:orange;
}
div p.italic{
color:green;
}
body div p{
color:olive;
}
body div p.italic{
color:gray;
}

大家来猜猜看结果中的"For Testing2"是什么颜色的呢?嗯...不浪费大家眼神了,结果是orange的,奇怪吗?有疑问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在CSS中加入的注释中的数字?这是什么呢?这是CSS选择器特性权重值.

id选择器,class类选择器,HTML标签选择器,这3种选择器就是构成CSS继承的组件,浏览器在渲染它们的时候是有优先权的.而这个优先权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统计在这个选择器里面ID选择器的数目为a
统计在这个选择器里面类的选择器,属性选择器和伪类为b
统计在这个选择器里面的元素名称数目为c,其中要忽略伪元素.串联三个数字为a-b-c,得到特征值.
串连这3个数字就可以得到特征值.

*
li
ul li
ul ol+li
h1 + *[rel=up]
ul ol li.red


li.red.level
#x34y
#s12:not(FOO)
这样就能明白上面代码中的数字的含义了.

是不是就这么简单呢?

应该还有耐人寻味的地方.

比如说我给出这样一组CSS来定义上面的HTML:

p.italic {
color: black;
}

div .italic {
color: red;
}

.box p{
color:green;
}

.box em#em{
color:blue
}

body#content .wrap{
color:red
}

body .box #em{
color:green
}

#content .box em{
color:gray
}


这里的前3条权重值都是11,后4条声明的权重值都是111,那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呢?

首先,我们看这条声明最终定义的是哪个元素.前3条都是定义<p>...</p>这个元素的,不难从中总结出一条规律:在声明中声明了元素的HTML标签的,权重又可以增加0.5,那么根据上面的例子,权重值就会变成:

p.italic {
color: black;
}

div .italic {
color: red;
}

.box p{
color:green;
}

可以发现第1条和第3条的权重值还是一样的,我们试着交换一下他们的位置,天哪,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覆盖的.对,那就证明它们是真正的同层(level)声明.

那同样的后4条声明也可以这样分析了:

.box em#em{
color:blue
}

body#content .wrap{
color:red
}

body .box #em{
color:green
}

#content .box em{
color:gray
}

在这里的第1条和第4条权重值相同,第2条和第3条权重值相同.经交换实验也能发现这个数值的正确性.之前的权重计算公式曾经出现在Eric的书中以及W3的CSS3规范草稿中[http://www.w3.org/TR/css3-selectors/#specificity].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DIV+CSS:网页一行两列背景自适应

上一篇:

清除浮动clear:both的应用详解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