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面

2019-02-25 16:21:12浏览:154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面  一、为什么要吃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是在腊八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流行于关

  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面

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面           山村

   一、为什么要吃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是在腊八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流行于关中地区。过去在陕西大荔和临潼、凤翔一带腊八节这日人们煮面敬神,因之叫“腊八面”。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以此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起初关中农村的腊八面是用小米、黄豆煮粥下面条,而后用八种蔬菜和肉爁成臊子下面条,如今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将豆类与菜系相结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莲子、青菜、菠菜、黄花、木耳等同面条同煮,调成汤面,营养丰富,十分好吃。走进腊月,乡下就有了年的味儿。这味儿是从喷香的“腊八菜”、“腊八面”里溢出来,飘出来的。

  二、腊八面的做法

  主料:面粉、豆腐、白萝卜、红萝卜、大葱、黄豆、小米、粉条、木耳、黄花菜。

  调料:酱油、食盐、醋、花椒、油。

  做法:

  1、先将面粉炒熟,和好面。

  2、把新鲜的猪肉或羊肉切成肉丁,再把等蔬菜切成丁。

  3、把肉丁放进热油锅炒到快熟时加入蔬菜丁,炒好后盛出备用。

  4、将和好的面擀成薄片、再切成菱形长条;锅里水烧开后。

  5、先把洗泡过的等下入,煮至快熟时,下入面,最后再把准备好的肉调进去。

  6、加入盐、花椒等调料,这样,一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就做好啦。

  三、吃腊八面的习俗

  第一碗腊八面先献给灶王爷--民以食为天么。

  第二碗腊八面敬财神爷--祈福赐财。

  第三碗腊八面上供到列祖列宗--求得保佑子孙,家业兴旺。

  最后将这三次献的“腊八面”回到锅里--有福同享。

  一切停当后,这才长幼有序地盛上一碗“腊八面”,或围在饭桌旁,或蹴在炉子四周,或蹲在院中的捶布石上,谝着闲传,吃着“腊八面”,那个“酷”劲儿,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厨房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就不同了,她们围裙不解,端一碗“腊八面”。依在门边,边吃边留心男人们的评论,还得留神谁的吃完了,及时地再给盛上一碗。

  吃到最后,都得留下一碗,象征性地给鸡、牛、羊、骡、马、驴,就连看门的小黄狗也不能拉下。

  如今,时代变了,巷口不过百米就是购物超市,一年四季有卖的时新蔬菜,别说是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就是夏天才有的黄瓜 、西红柿、青辣子、蒜薹,数九寒冬里也是嫩生生,水灵灵让你挑选。

  四、腊八还有哪些习俗

  1、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2、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3、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台湾人腊八节都吃什么

上一篇:

农村春节蒸馍的习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