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体与分期
甲骨文的书写特征,在整体章法(行气)上说是竖行,自上而下,自右而左。这一规矩延续了三四千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改为横行 【海南的书法家www.shancun.net】,自左而右。但在
书法作品上,则仍用旧规,可见影响之深远,又可见甲骨文创造者当年考虑之精审。由于竖行排列较紧,因而有些横阔的字则改横为竖。这样,就大大影响了甲骨文的结体。 拙作《甲骨文中的动物字及其书写特征》中,按其观察角度与构图的不同切人点分为以下四类:①仅突出其头部正面观而略其全身者称“额观”'如牛作

、羊作

。②全身、立式的侧面者称“立式侧观”,如人作

、鸟作

。③全身、悬式(改横为竖有如悬挂着,头在上)侧面者,称“悬式侧观”,如虎作

象作

。④全身背面自上向下观者称“背观”。如燕作

龟作

由此可见,对象形之动物,其结体随不同角度的观察而变,此为甲骨文结体的一大特点。甲骨文结体之第二特点,为其多形性。如与人有关者

为侧面观,即甲骨文之

“人”字:为正面观,表示为大形之人,即甲骨文之“大”字;

为跽式侧观;

亦跽式侧面观,但双手持物;另有

形,夸大其头部(尤其张口)。甲骨文结体之第三特点,为其偏旁已基本形成,但有变异。如“牡”、“牝”今日从“牛”旁.甲骨文则既可从“牛”作

亦可从“羊”作

而且偏旁之位置亦未规定.如上述二字亦可作

与

。甲骨文结体之第四特点,为其灵活的定向性。有些字有严格的定向性.如“巫”’字作

如旋转45度就成为“癸” 字

“辛”字

旋转180度就成为“立”字

但有些字则正写以外。又有反写(如“人”又作

)横写(如“五”字作

亦可横写作

)、倒写(如“至”字作

。亦可整体倒过来)。甲骨文结体之第五特点.为合两人或|厨物会意。如甲骨文之手形作

.“友”字 作

其意为大家的手指向同一方向,引申为朋友的意思。

字显然是人之双手相拱的形状.即为甲骨文之“拱”与“共”字。甲骨文之肉形作

显然是指两块肉.但这个“二”乃是虚指,故

就是甲骨文的“多”字。其他如

为两人争斗之形.即“斗”字。也有从三人或三物合起来会意者。如“林”字甲骨文作

,其上再加一木就成为“森”字

。其他如“众”字

,“协”字作

等。从两人合起来会意的字,其方向十分重要。例如甲骨文之“比”字作

.“从”字作

“北”、“背”均作

(表示两人相背而立)。甲骨文结体之第六特点,为有合文,如“百”作

“五百”合文则作

。但须特别注意.“十”字作

但“五十”合文应倒写作

。不可误作“十五”合文。甲骨文结体之第七特点.为一形多字与一义多字并存。如.

.甲骨文可作“有”、“右”、“又”、“祐”等字;与“有无”之“有”相关的文字,甲骨文有

诸形。甲骨文结体之第八特点.为合两三部分基本结构而作不同的会意。例如:“止”、“趾”字甲骨文均作

.如足趾之形。“出”字作

意为足趾的方向朝外;“各”、“格” 字作
.意为足趾的方向朝内。这两字也就是出门与回到家的意思。又如“祭”字。由手
持肉
敬神祗
会意。
甲骨文结体之第九特点.为讲究美学。即以同外美术界一致推崇之“山”字为例,作
,既有均衡之美(两侧山峰同形而等有吗),又有突出之美(中峰特作峻拔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