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比比“谁更慢”

2018-12-23 10:57:55浏览:995评论:0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核心摘要:“你能不能快点写?”“这么长时间就写这几个字,你在睡觉吗!”无数次的强压怒火、假装平静地苦口婆心教导之后仍无功而返的我,

“你能不能快点写?”

“这么长时间就写这几个字,你在睡觉吗!”

无数次的强压怒火、假装平静地苦口婆心教导之后仍无功而返的我,又一次爆发了。一番恶语相向的发泄之后,我拉住正在磨蹭着的豪:“到讲台前面站着!”面对上课总不能完成任务的他,我只剩下叹气,彻底的绝望充斥着我的内心,似乎也蔓延到教室的每个角落。

豪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磨蹭大王”,和别人一样同时拿起笔写字,在别人写完全部再写第二遍的时候,人家依然在第二个字上逡巡。我只好催促他说:“快抓紧时间写!”转一圈回来,他的笔竟然还在那个字上,没有进展;“你又不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写字的事情还要老师跟在屁股后面不停地说吗?”埋怨之后,依然没有效果。“都三年级了,为什么不写?我都纳闷了!”可他仍旧无动于衷……

后来我才知道,他上课磨蹭已经成为习惯了,就连考试时也懒得动笔。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好言好语没有用,严厉批评也没有用。看来,我应该找一个不一般的方法了。

这天吃午餐,我对孩子们说:“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比一比谁的午餐吃得最慢,获胜者能独自去操场玩。”学生们听了都很开心,于是纷纷放慢了吃饭的节奏。可是,即使其他学生故意慢下来,这项冠军还是被豪拿走了。一连三天,他都能在饭后获得独自到操场玩耍的机会。第四天,他宣布放弃这个奖项,我很好奇:“为什么啊?”他说:“一个人玩,真没意思。”“那你吃饭能不能快点?”我追问。他点点头。

此后,他用餐速度名次往上挪了好几位。为了稳固他的进步,我又变了新的花样:“哪位同学吃得最慢,要上台为大家唱首歌。”一个星期下来,豪一次也没被请上讲台。

他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会用时间概念提醒他,比如“你今天又进步了五分钟”。更可喜的是,这项“吃饭提速”的变化也逐渐向其他行为迁移了。他的队列动作快了,作业书写快了,连摆放书包、拿本子的速度也快了。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的确是这样,三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可塑性比较强的阶段,抓住学生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反其道而行之,要他快,我们却“比慢”。在“比慢”的过程中,关注他的个人情感体验,在一次次的体验中,他自会找到适合他的成长节奏。(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七里汤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8年01月28日第4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期刊看点

上一篇:

家庭教育,学校的责任和边界在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