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9-02-03 18:19:24浏览:20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并将该组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并将该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SF-36量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SF-36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膝关节HSS评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73-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被临床称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发病群体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具有发病率高、根治难度大等临床特点[1]。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膝部肿胀、疼痛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积水,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膝关节畸形、关节活动障碍,对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产生影响[2]。现阶段,临床上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方法很多,包括中医物理疗法和常规西药治疗等。笔者对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研究,旨在寻找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12例作为研究对象。112例患者均为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诊断结果均与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符合,排除合并心、脑、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精神障碍患者。随即将112例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男31例,女25例,平均年龄(61.2±1.5)岁,平均病程(3.6±0.8)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0例和26例,平均年龄(60.9±1.7)岁,平均病程(3.7±0.9)年。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94046;生产单位: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0.1g)治疗。用药方法:温水口服,每次1片,每天服用1次,治疗周期为1个月。

1.2.2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取患者膝关节局部穴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内膝眼穴、血海穴、犊鼻穴、梁丘穴)及腰部两侧肾俞穴。针灸时患者先取俯卧位,针灸者常规消毒患者两侧肾俞穴皮肤,使用0.35mm×50mm毫针进行针刺,进针约1~1.5寸,得气后在针刺毫针的针柄上插长度为2cm的艾条在下方点燃,艾条燃尽清除艾灰,待毫针针柄完全冷却后将毫针取出。然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在患者患侧膝盖下放置软垫,常规消毒患膝皮肤,使用0.30mm×40mm毫针进行针刺,进针约1~1.5寸,得气后在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内膝眼穴、犊鼻穴的毫针针柄上插上长度为2cm的艾条点燃,艾条燃尽清除艾灰,待毫针针柄完全冷却后将毫针取出。温针灸过程中,为避免患者局部皮肤烫伤及针刺点被艾灰污染,在患者皮肤上方放置纸垫,每天针灸1次,选取的其他膝部穴位留针期间每间隔10min行针1次,治疗周期为1个月。

1.3评价标准

1.3.1疗效评价标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进行评价。显效:膝关节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无障碍。有效:膝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关节活动有轻度障碍。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进一步加重。

1.3.2膝关节HSS评分该量表中共包括6个评价维度,分别为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和稳定性(10分),总分值为100分,评分≥80分表示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为优,评分为70~79分表示膝关节功能为良,评分为60~69分为可,评分≤59分为差。

1.3.3SF-36量表SF-36量表[4]中共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四个评价维度,总分值100分,评分≥90分表示生活质量为优,70~89分为良,50~69分为可,≤49分为差。

1.4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和[例(%)]表示,组间样本差异检验分别以t和χ 进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周期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与对照组患者的82.2%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HSS评分、SF-36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膝关节HSS评分、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中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痹症”等症的范畴,发病实质为外感风邪所致经脉闭阻,气血不畅[5]。气、血、津液是维持机体活动的基本物质,只有气、血运行不息,才可保证机体新陈代谢正常。而当气、血运行因其他因素影响发生阻滞时,则会导致机体出现各种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6]。因此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应为祛邪通络、顺行血气[7]。

3.2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温针灸是指借助艾条燃烧产生的热力刺激患者穴位,发挥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的作用[8]。采用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选取的穴位包括肾俞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内膝眼穴、血海穴、犊鼻穴、梁丘穴。肾俞穴经肾经,针刺肾俞穴具有温肾阳、益肾气的作用,足三里穴、犊鼻穴和梁丘穴经胃经,针刺上述三个穴位可起到活血顺气、消肿止痛的作用,血海穴、阴陵泉穴经脾经,针刺上述两个穴位可起到祛湿逐寒、消水肿的功效,阳陵泉穴经胆经,针刺该穴位可起到舒经活络的作用,内膝眼穴为经外其穴,针刺该穴位可缓解患者膝盖疼痛,治膝冷。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膝关节HSS评分、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该研究结果与秦云[9]对“温针灸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进行研究时所得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机体痛苦,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宋双镇.电针和温针灸合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722-4722.

[2]肖宗平.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6例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0):76-77.

[3]李国锐.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出台[J]. 标准化信息,1995,02(1):5.

[4]潘雁,叶颖,朱B,等. 应用SF-36量表分析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QOL)的影响因素[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02(6):205-209,273.

[5]索有桂.火龙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J].甘肃医药,2015,34(4):303-305.

[6]杨云松.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4,1(17):2434.

[7]余洋,孙强,樊效鸿.加味当归四逆汤配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1):72-74.

[8]肖宗平.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6例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0):76-77.

[9]秦云.温针灸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29-4031.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大学生痛经症状评分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上一篇:

Th17细胞及Treg细胞在喉癌外周血中的表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