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

2019-02-03 18:20:35浏览:94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方法:将9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与实验组(46例)。对照组给予高

目的:观察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方法:将9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与实验组(46例)。对照组给予高剂量米非司酮口服,实验组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用药后3月时实验组月经量、行经期、瘤体体积以及血红蛋白指标改善更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月经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10mg/d)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情况与血红蛋白水平,缩小瘤体体积,且用药安全性优于高剂量组,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给药剂量;疗效

妇科临床疾病中,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常引起痛经以及腹痛,病情严重者或导致不孕,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临床通常选择手术切除法治疗本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倾向于药物保守治疗。本文就此观察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组病例均以痛经、月经紊乱以及贫血等问题就诊,经超声检测确诊病情,并自愿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方案,排除全身主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患者年龄31~58岁,平均年龄(44.2±3.7)岁;其中64例为单发性子宫肌瘤,28例为多发性子宫肌瘤。按照奇偶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6例)与实验组(46例),两组病例基线资料分布均衡,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高剂量米非司酮口服,25.0mg/次,1次/d;实验组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10.0mg/次,1次/d。

1.3 观察指标[2]

用药3月后评估两组疗效、月经指标、瘤体体积以及血红蛋白改善情况,并对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月经量以及月经周期基本复常,瘤体体积缩小不低于50%,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有效:瘤体体积缩小不低于20%但不超过50%,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无效:瘤体体积缩小低于20%,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方差齐者或者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者以t检验,方差不齐或者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者则行秩和检验,当P〈0.05时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评估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用药前后两组患者月经指标、瘤体体积与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对比见表2。

相比于对照组,用药后3月时实验组月经量、行经期、瘤体体积以及血红蛋白指标改善更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月经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见表3。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病在很大程度上受雌孕激素分泌的影响。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康孕激素药物,以往临床多用于终止妊娠,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也备受临床关注。诸多临床研究证实,低剂量米非司酮与高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并无统计学差异,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略高于同期对照组的84.8%,但二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这与既往报道相符。米非司酮对于患者体内性激素的分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降低子宫肌瘤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对子宫肌瘤生长产生抑制效果。李黎明[3]等发现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满意,患者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内部血流信号也有显著改善,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行经期以及月经周期趋于正常。从上表2、3数据分析来看,实验组月经量、行经期、瘤体体积以及血红蛋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低剂量(10mg/d)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合理用药方案。

综上所述,低剂量米非司酮(10mg/d)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情况与血红蛋白水平,缩小瘤体体积,且用药安全性优于高剂量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菊.米非司酮预防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5,(20):81-84.

[2]胡艳萍,李璐,李馨等.植物性雌激素对子宫肌瘤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激素水平、NOS及氧化应激产物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7):113-115.

[3]李黎明,杨艳,于静等.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8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334-336.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心衰研究结果精粹评说

上一篇:

2型糖尿病与心力衰竭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