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

2019-02-03 18:35:30浏览:72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体循环动脉压上升的心血管综合疾病, 超过95% 的患者都是原发型的高血压疾病, 该疾病会造成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产

高血压是一种体循环动脉压上升的心血管综合疾病, 超过95% 的患者都是原发型的高血压疾病, 该疾病会造成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产生。以往治疗高血压疾病时, 使用西药居多, 患者需长期的用药, 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而且治疗依从性差, 患者满意度不高。目前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因为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对高血压控制效果明显, 患者症状改善良好, 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高血压越来越普遍的今天, 使用中药治疗效果确实突出。此次本院就高血压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2~2013 年本院共接收了190 例高血压患者, 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 患者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进行血压测量, 在不同的日期进行测量,共计3 次, 患者的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90 mm Hg, 血压高于140/90 mm Hg, 这几个标准之一就符合高血压症状, 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 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患者年龄最小18 岁, 最大75 岁, 对此次的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排除无继发性高血压、初诊血压正常、资料不全等情况的患者。共有男52 例, 女138 例, 根据高血压分级情况, 1 级146 例, 2 级44 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2 例, 观察组9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阴虚阳亢证(Ⅰ型) :以头痛眩晕、五心烦热、腰酸膝软为主症, 治以复方牛膝汤加减, 方中组成以淮牛膝30 g、钩藤20 g、丹参20 g、生地黄15 g 等为主;肝阳上亢证( Ⅱ型) :以头痛眩晕、急躁易怒为主症, 治以复方黄苓汤加减, 方中组成以黄苓15 g、茯苓皮20 g、钩藤20 g、珍珠母20 g、地龙30 g 等为主;冲任失调证( Ⅲ型) :以头痛眩晕、烦躁心悸、烘热汗出为主症,治以复方仙麦汤加减, 方中组成以淮小麦30 g、仙灵脾12 g、黄柏10 g、知母10 g、香附5 g 等为主。对照组患者使用1/10 的中药剂量。两组均进行4 周的治疗, 3 次/d, 于饭后口服。如果患者已经在使用西药, 可以按照之前的治疗方案进行。如果其治疗内容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相违背, 需要进行调整。

1. 3 疗效标准 此次的疗效评价是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主。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降低幅度10 mm Hg, 回复到正常水平, 或其并没有回复到正常水平, 但是降低幅度20 mm Hg ;有效:患者的舒张压降低10 mm Hg,进入正常状态, 或者降低幅度30 mm Hg ;无效:患者的舒张压变化没有在以上两项标准内。有效患者症候改善明显, 症候积分降低30%, 无效化作无变化, 症候积分降低1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 观察组显效45例, 有效46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49 例, 无效17 例, 总有效率81.52%,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 患者的肝、肾功能、尿、血常规结果和治疗前无差异性, 说明安全性都比较好。

3 讨论

我国中医典籍中尚没有发现对于高血压的记载, 根据高血压的临床症状来进行中医研究, 认为该疾病是眩晕、头痛、肝风的病症范畴, 中医认为该疾病的产生是因患者自身的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所致, 引起了体内的阴阳失衡。一般临床中多发的症型有肝阳上亢、阴虚阳亢,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 冲任二脉有所变化, 导致了其发病率比较高。此次研究中针对患者的肝火上炎、心肝两虚等症状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疗, 使用滋阴潜阳、清肝降火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经过4 周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 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均无不良反应出现, 患者的肝肾功能不受到影响, 中医辨证治疗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 是非常好的方法。

复方牛膝汤, 方中组分葛根、决明子、生龙骨, 可平肝阳, 以改善头痛、眩晕等症状, 也可降压;淮牛膝、菟丝子、女贞子, 可滋肾阴, 以改善腰膝酸软等症状;丹参可养心安神。复方黄苓汤, 方中组分黄苓、地龙、生山楂、珍珠母等,具有降压作用, 也可改善头痛、眩晕等症状;夏枯草可改善急躁易怒等症状;茯苓皮可经其有效成分茯苓素, 产生利尿作用, 间接发挥降压作用。复方仙麦汤中的仙灵脾具有滋心养肝的效果, 生龙骨、女贞子具有降压的效果, 知母清热,均能够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起到针对性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 高血压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非常好, 临床降压效果显著, 应用价值高。但此次研究时间比较短, 病例数量比较少, 因此研究的结果还存在局限性, 需要以后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来提供更加可靠的结论支持, 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参考和指导。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重症监护室患者CRBSI 预后的高危因素探究

上一篇:

在民事诉讼法中设立行为保全制度初探(1)论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