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冠心病多支、复杂病变患者的优化治疗探讨

2019-02-03 18:50:51浏览:16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冠心病多支、复杂病变患者的优化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多支复杂

目的:分析研究冠心病多支、复杂病变患者的优化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多支复杂病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其中A组为多支复杂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B组为分次行血运重建组,C组为部分性血运重建组,对三组患者均采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B组和C组的糖尿病患病率、左心功能减退以及心梗发病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对比,B组和C组的的平均病变处数、平均病变狭窄程度、复杂病变、重度狭窄、分叉病变、三支病变、CTO以及左主干病变均多(P〈0.05),平均放支架术要比A组少(P〈0.05);三组患者的心衰、心梗、再发心绞痛以及MACE事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冠心病多支复杂病变采取一次性完全血运重建属于最为优化和经济的治疗措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冠心病; 多支复杂病变; 优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3-0042-02

冠心病指的是冠脉血管出现动脉硬化病理变化而造成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导致心肌缺氧和缺血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心脏病。在临床当中分为稳定性冠心病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逐渐增多,每年呈现递增趋势,并且趋于低龄化,已经引起人们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1]。现如今,随着冠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大医院都具有能力和资质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对其初期诊断和治疗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临床当中笔者发现多支、复杂病变在其当中较为常见,同时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多支、复杂病变患者不但预后不良,并且生活质量较低,因此,对这种类型患者开通病变血管,可以使心肌供血得到明显改善,对心功能给予有效保护,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本文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多支复杂病变患者120例,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多支复杂病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40例。其中A组为多支复杂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B组为分次行血运重建组,C组为部分性血运重建组。A组男32例,女8例,年龄40~67岁,平均(52.3±4.1)岁;B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42~68岁,平均(53.1±4.5)岁;C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5~70岁,平均(55.2±4.9)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评定严格按照ACC(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协会)冠脉造影术操作流程和诊断标准,手术设备采取飞利浦心血管造影机,手术入路经过右侧股动脉或者右侧桡动脉穿刺给予选择性冠脉造影。临床手术操作期间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介入技术程序执行[3]。

1.3 冠脉内支架术成功标准

支架手术以后靶血管管腔残余狭窄在20%以下,TIMI血液流动分级在Ⅲ级。CR(完全性血运重建)指的是PCI后所有狭窄的冠脉主支和其分支血管残余狭窄在50%以下,一旦没有对所有病变血管给予有效干预,遗留当中任何一支或者以上冠脉和其分支残余狭窄≥50%属于IR(不完全性血运重建)。分次血运重建指的是通过分次血运重建实现冠状动脉靶血管的完全血运重建[4]。

1.4 治疗方法

对三组患者手术前排除相关禁忌证后(阿司匹林禁忌证:有过敏史或者哮喘病的患者,伴有出血性溃疡并或者其他活动性出血的患者,血友病或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禁止使用;氯吡格雷禁忌证:对活性物质或者其任何成分过敏,严重的肝脏损害,活动性出血,例如,消化性溃疡或者颅内出血患者),进行规范治疗,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手术前24 h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300~600 mg,在医院以外长期应用抗血小板治疗除外,手术后给予氯吡格雷75 mg/d,维持最少12个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以及他汀类调脂药物等[5]。

1.5 观察指标

通过定期门诊、电话等相关形式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和MACE(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其中包括有心梗、心力衰竭。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

B组和C组的糖尿病患病率、左心功能减退以及心梗发病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三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对比

与A组对比,B组和C组的的平均病变处数、平均病变狭窄程度、复杂病变、重度狭窄、分叉病变、三支病变、CTO以及左主干病变均多(P〈0.05),平均放支架术要比A组少(P〈0.05),详见表2。

2.3 三组患者的跟踪随访结果对比

三组患者的心衰、心梗、再发心绞痛以及MACE事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现如今,国内冠心病发病率每年呈现递增趋势,并且趋于低龄化。当中,冠脉多支、复杂病变就是相对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极易造成心脏扩大、心衰以及猝死等,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目前,对这种疾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心脏移植手术以及再灌注治疗等[6]。其中,药物治疗是这种疾病治疗的基础,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及时开通冠状动脉血管,保持持续有效的心肌水平再灌注治疗,可以使心肌缺血面积缩小,有效保护心功能,使死亡率明显减少,对其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PCI治疗已经成为目前心肌血运重建的最为常见的方法,多支、复杂病变患者是严重心血管事件以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的高危人群[7]。 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对于冠心病多支、复杂病变的患者,不管采取外科搭桥或者内科介入治疗,尽量达到完全性血运重建可以使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8-10]。PCI手术以后冠状动脉实现完全血运重建,可以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使心绞痛发生率明显减少,对患者心脏功能给予有效保护。另外,还能够有效预防左心室重新构建、猝死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应该尽量为患者进行完全性血运重建。本文结果显示,B组和C组的糖尿病患病率、左心功能减退以及心梗发病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心衰、心梗、再发心绞痛以及MACE事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和上述相关实践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总之,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冠心病多支复杂病变采取一次性完全血运重建属于最为优化和经济的治疗措施,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智,唐强,刘坤,等.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部分血运重建优化药物治疗后非干预血管病变冠状动脉造影随访[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3,2(5):48.

[2]王海昌.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与否对患者长期临床预后的影响[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0.

[3]韩雅玲,王效增,荆全民,等.药物洗脱支架联用普通金属支架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32(z1):153.

[4]张红.冠心病伴多种疾病的药物临床治疗方案优化及治疗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14(5):79.

[5]郑云燕,黄凤荣.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闭塞的预防及处理策略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0(2):56.

[6]叶帆,张意仲,周菲.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及优化治疗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15(1):84.

[7]曹昌强,刘西平,李勇军,等.部分血运重建后优化药物治疗对三支冠脉病变患者疗效的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5(8):42.

[8]郭永和,周玉杰,赵迎新,等.不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老年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2,1(13):127.

[9]罗亚玮,陈方,张维东,等.介入性完全性血运重建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0):1394-1397.

[10]陈静.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与外科搭桥治疗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劳动法的修改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1)论文

上一篇: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探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