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耐量低减人群采用食治理论的探索

2019-02-03 18:58:10浏览:28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Abstract:Food is the material that meets the normal life activity demand of the human body and benefits the life extensi

Abstract:Food is the material that meets the normal life activity demand of the human body and benefits the life extension, which has the dual function of feeding and curing diseases. Since ancient times, food and medicine have the same origin has been widely known. Dietotherapy, also known as food therapy, is a method for regulating body function and restoring peoples health or warding off disease by using food as medicin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CM theory. Taking food therapy seriously is also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foreign intellectuals. This article aimed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c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food therapy from the aspect of Empathy of food and medicine, and taking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s an example using relevant effective prescription from ancient books as treatment prescriptions, intended to cause peer resonance and the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that food therapy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n.

Keyword:Dietotherapy;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Food; Original material of food; Medicated diet;

食物[1]指能满足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利于寿命延长的物质,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食物, 病人服之, 不但疗病, 并可充饥, 指出了食物的双重作用。食治又称食疗, 是在整体观及辨证施食的指导下将食物当作药物, 按理、法、方、食进行合理配伍, 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功能, 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糖耐量低减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高血糖之间的一种代谢状态, 是正常糖代谢发展到DM的一个过渡阶段。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定义:IGT为糖负荷后2h血糖7.8~11.1mmol/L[2].DM前期患者每年以5%~10%的速度发展为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 成为T2DM的潜在危险人群。其中, IGT患者DM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10倍, 也是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后备军[3].以食治理论来指导IGT阶段的预防及治疗, 既是治未病思想在健康中国中的体现, 也是中医学以人为本思想的践行。

食治理论内涵

食治[4]基于药食同源思想,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以长期的生活及临床经验为基础, 据食材的性味归经及功效, 借鉴中药的配伍方法, 针对各种不同的疾病分别采用以食材为主的搭配方式, 组成方剂进行防治疾病和强身健体的治疗手段和过程。剖析其理论, 当先明确食物与食材、食治与药膳的区分及食治胜于药治的道理。

1.食物与食材食物与食材有交集但不完全等同[1].食物通常与食品外延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的定义是:为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而食材是指可食用的、可直接用来或经过半加工或加工, 而形成的可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能源和营养, 为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食物的原材料、辅配料和佐料。通常来自植物 (如谷类、果蔬、山野菜等) , 动物 (包括兽类、鱼类) , 食用菌藻类, 调味、发酵或腌制食品的食物辅料或配料等, 因此, 食材包含了部分食物, 但食物不等于食材。

2.食治与药膳的区别及食治三要素药膳[4]的膳, 其意是食或美食, 因此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色、香、味、形。其理论基础是中药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知识的融合, 主材料是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 如人参、三七、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当归、红花、红景天、西洋参等及药食两用中药, 如枸杞子、金银花等, 作用是既可强身益寿, 又可防病治病, 服务对象是老年人、亚健康及健康人群等。因此, 药膳侧重在于保健和营养。

借鉴传统医学的思维方法, 食治理论包括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辨证施食等, 也是食治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同样要求在病证结合、推法处方的前题要明辨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及个人体质。所使用的材料为食材, 不包含药物, 意义明确为预防和治疗过程的方法或手段。目的是治病、保健、养生及预防。因此, 其三要素即所用是食材, 目的是祛病, 对象是亚健康人群及患者。

3.食治的重要性食治则身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专论食治, 且主张为医者以食治治之, 食疗不愈, 然后命药、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 悦神爽志以资气血, 若能用食平疴, 释情谴疾者, 可谓良工金代《寿亲养老书》说:水陆之物调而用之, 则倍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有医药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言:药物治疗, 不如食物治疗, 食物是人类治病的最好药品, 他相信人体天赋的自然免疫力是疾病真正的终结者。可见, 食治思想由古至今、由中到西, 为智者所共识。

IGT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对于IGT没有明确的定义, 根据《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中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 名曰脾瘅的描述及结合现代病因病机分析, 吕仁和等[5]认为, IGT类似于脾瘅病证范畴, 目前多数医家认同此观点。

1.病因体质、饮食、情志为本病发生的三大主要因素, 如《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年少恣情纵欲致肾精气耗损过度, 百病皆生, 或年少服石, 真气消耗过多, 石气狐立、内火自焚, 惟有虚耗、气虚, 气不摄精, 使所食之水谷精微皆作小便 (《备急千金要方》) , 故尿中可见泡沫、浮脂, 或尿检可现尿蛋白。现代人盲目食膏方与古人以食丹石为补, 有同源之处, 不可不慎。饮食偏嗜, 此肥美之所发也 (《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 五味不和, 如过咸, 易使人咽路焦, 舌本干且善渴 (《灵枢五味》) .情志因素, 《灵枢五变》说:怒则气上逆, 胸中蓄积, 血气逆留, 臆皮充肌, 血脉不行, 气转为热, 热则消肌肤, 故为消瘅, 叶天士也认为情志不畅, 久之, 为消症之大病, 因为心境愁郁, 则致内火自燃 (《临证指南医案三消》) , 情志失调, 肝失疏泄, 郁而化火, 可导致上灼肺之阴津, 中伤胃之气阴, 下耗肾之精气, 终至津、精气伤。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情志异常、起居饮食不调等行为方式异常, 逐渐上升为IGT发生的首要因素, 再加上现代人对温补的适用症方面的理解差异, 也存在长期服用温腻或温燥类药物, 因而导致阴虚致火旺、火胜食气, 最终致气阴两伤, DM发病率上升或病已复作, 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言:滋味不减、嗜欲不戒、喜怒不节, 病已而可复作.

2.病机及证型《素问经脉别论》言: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水津四布, 五经并行、《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 而不得至经, 必因于脾, 乃得禀也, 故有专家认为脾虚, 运化功能失常是IGT的主要病机, 如, 林兰教授[6]主张临床上近半数患者在IGT阶段无明显临床症状, 但存在病理变化进展, 基础是津液代谢输布失常;孙彬[7]认为, 脾气虚是IGT的重要阶段。吴深涛[8]认为是脾不散精或散精之力减弱, 使水谷精微不得运化利用而生壅滞之气, 是产生IGT的重要机制。吕仁和等[5]认为, 阴虚伴有热为IGT阶段的主要病机;病证有阴虚肝旺阴虚阳亢气阴两虚等证型。李翠萍等[9]认为, IGT的主要病机是阴虚未化热。姚政等[10]用糖衡一号方 (生黄芪、玉竹、黄精等) 对42例IGT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 结果表明, 益气养阴法对IGT患者有效。何颖[11]认为, IGT病机多为阴虚阳亢, 气血瘀阻。黄淑玲等[12]提出IGT的病理基础可能是气机郁滞, 血瘀痰凝。陆源源等[13]将IGT人群分为三型:阴虚燥热型、脾虚湿阻型、气阴两虚型, 且以脾虚湿阻型为多, 该类患者胰岛素明显升高, 认为脾虚可能是导致胰岛素功能障碍、诱发高胰岛素血症, 从而导致糖代谢异常的始动原因。

综上, IGT病初发于中焦脾胃, 存在热、湿、气虚、阴虚等复杂病机, 主要证型可概括为阴虚内热型、脾虚湿阻型、气阴两虚型等。

应用

食治对DM病程中任何阶段均不可少, 合理的饮食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健康, 纠正代谢紊乱, 甚至可使DM患者获得治愈, 防止或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相反, 如果忽视饮食因素, 单纯依赖药物很难奏效的。正如《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说:能慎此者, 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 不知此者, 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深思慎之.根据IGT的核心病机及天人相应整体观和辨证择食的食治理论要求, 既要注意全面膳食合而服之, 同时做到审因进食辨体施食和辨证择食, 以达人体阴平阳秘的食治目标。从众多的本草、方剂典籍及现代研究中可发现记载食治消渴的食材与食方, 现举例分析如下。

1.单味食材应用

1.1内热为主治糖尿病[14]:鲜芹菜500g, 捣烂取汁, 一日2~3次分服。方论:芹菜味辛、甘、微苦, 性凉。清热平肝, 祛风利水, 止血解毒。现代研究发现, 芹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 与消化食糜混合, 延缓食物在小肠的吸收, 并在小肠表面形成隔离层抑制对糖的吸收, 胰岛素分泌减少, 从而起到降低餐后血糖、保护胰岛细胞作用;且其中的类黄酮可改善微循环, 镁和硒均可帮助降低血糖等。

1.2中虚为主治消渴伤中, 小便无度方[15]:黄雌鸡一只, 治如吃法。右煮令极烂, 漉去鸡, 停冷取汁饮之。方论:黄雌鸡入脾、胃经, 在《名医别录上品卷第一》载:味酸甘, 平。主治伤中, 消渴, 小便数不禁, 肠澼泄利, 补益五脏, 现代研究认为, 鸡肉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等, 因此, 适合于IGT阶段以脾虚为主要病机的人群。

1.3虚热兼杂补虚赢, 止渴[15]:取牛乳, 不拣冷暖, 任性饮之。方论:牛乳入心、肺、胃经, 味甘。其性微寒, 无毒, 营养丰富, 含有人体容易消化的乳糖和半乳糖, 补益肺胃、养血润肠。《食医心鉴》云:主消渴, 口干, 因此, 对于IGT阶段出现内热者较宜。

1.4气阴两虚治消渴, 发动无时, 饮水无限方[16]:萝卜捣绞取汁一升顿服之, 立定。方论:萝卜味甘、温、平。无毒。生汁主消渴, 治噤口痢。

2.食材配伍

2.1中虚为主治消渴[17]:鲫鱼, 酿茗叶煨服。方论:鲫鱼味甘性平, 无毒, 鲫喜偎泥, 其性属土, 入脾胃, 大肠经, 能养胃补脾。《随息居饮食谱》曰:开胃, 调气, 生津, 运食, 清热, 现代研究认为, 鲫鱼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 易于消化, 可常食。

2.2中满内热治消渴, 日夜饮水数斗, 小便数, 瘦弱[16]:猪肚一枚净洗。以水煮令熟, 着少豉汁和煮, 渴即饮汁, 饥即食肚。方论:猪肚性温味甘, 《饮膳正要》载:补中益气, 止渴, 适宜于脾胃虚弱, 消渴便数者食用。豉汁味甘性平, 着少许可宣发郁热, 同时补而不滞, 恢复脾运。

2.3虚热兼杂藕蜜浆[18]:治消渴口干, 心中烦热。生藕 (去皮节切) 、炼蜜各半斤。上二味, 新汲水一升半, 化蜜令散, 纳藕于蜜水中, 浸半日许, 渴即量意食藕并饮汁。方论:藕味苦、甘、寒。无毒。《备急千金要方食治篇》云:食之令人心欢。止渴去热, 补中养神, 益气力, 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 不饥延年.蜜味甘性平, 入肺脾胃经, 可补脾润肺。新汲水性凉, 三者相伍可清而不伤正, 适宜于IGT内热伤阴之症。

2.4气阴两虚治肾阴虚之心烦口渴等[19]:干贝30~50g, 瘦猪肉200g, 加水煮汤。方论:干贝味甘咸, 性平, 入脾胃肾经。干贝的蛋白、矿物质含量比一般的肉类要高很多, 具有很好的滋阴补虚作用, 《本草求原》云:治消渴、下气、调中, 利五脏, 滋真阴, 止小便, 消腹中宿物.瘦猪肉, 甘咸平, 《随息居饮食谱》言:补肾液, 充胃汁, 滋肝阴, 润肌肤, 利二便, 止消渴, 起尪赢, 二者相须为用, 可收滋养阴液除消渴之功。

3.食药配伍

3.1气虚湿阻治消渴, 水肿等 (鲤鱼汤) [20]:大鲤鱼一头, 赤小豆一合, 陈皮二钱, 去白, 小椒二钱, 草果二钱, 上件入五味, 调和匀, 煮熟, 空腹食之。方论:鲤鱼, 性味甘平, 归脾经, 可健脾补虚, 《名医别录》载:止渴, 赤小豆甘平, 清热解毒, 二者相伍, 佐以陈皮、小椒、草果调中醒中, 可恢复中焦升降功能, 适用IGT体虚形丰者。

3.2中满内热治消渴病 (沃焦散) [21]:泥鳅10条阴干, 去头尾烧灰, 干荷叶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 新汲水调下, 日三。方论:泥鳅肉质鲜美, 性味甘平, 五行属土, 入脾经, 《本草纲目》云:暖中益气, 醒酒, 解消渴, 调中消痔, 烧灰存性可助脾气, 而荷叶性凉, 具有醒脾升脾阳之功, 二者合而服之, 适用于IGT中满内热者。

3.3湿热中阻治糖尿病 (葫芦饮) [22]:干葫芦瓢1个, 矮竹一把。每日一剂, 砂锅煎服。功能清热利湿, 止渴降糖。方论:葫芦味甘淡, 性平, 入肺、脾、肾经, 《备急千金要方》载:主消渴、恶疮, 与矮竹相须为用, 适宜于IGT内热较甚者。

3.4虚热兼杂治老人消渴消中 (芦根饮子) [23]:芦根切, 一升, 水一斗煎取七升半;青梁米五合。上以煎煮饮, 空心食之。方论:青梁米即粟米、小米, 其性味咸微寒, 可益胃滋阴清热, 止泻解毒, 伍以芦根清热生津, 二者相辅相成, 适宜于IGT中满内热兼有气阴两伤者。

3.5气阴两虚治消渴饮多 (玉竹山药白鸽汤) [24]:将玉竹、山药各50g (布包) , 白乳鸽1只 (去毛杂) , 洗净加清水适量同炖, 至白鸽熟后去药包, 饮汤食鸽, 每日一剂。滋阴养肾, 清热利湿。适用于消渴饮多、气短乏力等。方论:白乳鸽味咸性平, 入肝、肾经, 《中国动物药志》载:滋肾益气消渴, 玉竹养胃阴, 山药肺脾肾同补, 三者合而服之, 适用于IGT因虚致中满, 且以阴虚较明显者。早在《食医心鉴》中就有鸽子治消渴的记载, 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较多卵磷脂、氨基酸等, 可改善人体糖代谢。

4.食药宜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察明阳之所在, 以平为期, 因此, 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 反之为忌。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 做到审因施食和辨证施食, 且食药有度, 形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言: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常毒治病, 十去其七;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无毒治病, 十去其九。谷肉果菜, 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 伤其正也.

结语

中国是美食文化大国, 以食防治疾病自古有之, 针对DM的防治我们就有大量的前人经验可借鉴, 因此, 在研究食材的性味归经及以中医药基础理论、药食同源思想指导下, 结合长期以来的食疗经验及现代食药理研究, 将某些具有改善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机体氧化应激、抗机体炎性反应等作用的食材、药食两用食材等相配伍, 应用于糖尿病、慢性病的前期患者及亚健康人群, 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食物疗法, 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及降低医药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谷英敏, 柴可夫, 马纲。食材内涵古今辨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4 (3) :301-302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9

[3]吴建华, 俞冰。糖耐量受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 (1) :76-77

[4]柴可夫, 谷英敏, 马纲, 等。基于中医体质学说及治未病思想的食材学的建立。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 (7) :1580-1582

[5]吕仁和, 肖永华, 刘滔波。分期论治糖尿病。药品评价, 2008, 5 (1) :35-37

[6]林兰。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44-45, 211-212

[7]孙彬。从脾论治糖尿病浅析。中医函授通讯, 1998, 17 (3) :6

[8]吴深涛。脾不散精与糖耐量减低。中国医药学报, 2004, 19 (8) :463-465

[9]李翠萍, 谢滨, 黄捷, 等。芪麦降糖饮对糖耐量低减干预临床疗效观察。四川中医, 2004, 22 (10) :32-33

[10]姚政, 张明。糖衡一号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42例临床观察。甘肃中医, 2001, 14 (3) :30-31

[11]何颖。中药改善中老年IGT并脂代谢异常。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0, 14 (2) :138-139

[12]黄淑玲, 麦敏。消瘅汤逆转糖耐量低减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5, 12 (2) :73

[13]陆源源, 陈文霞。糖耐量低减者胰岛素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浙江中医杂志, 2003, 38 (5) :220

[14]米子良。内蒙古食疗药。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7:16-18

[15]唐昝殷撰。食医心鉴//食疗本草。附篇Ⅱ食医心镜。唐孟诜, 撰。张鼎, 增补。尚志钧, 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246, 245

[16]唐昝殷撰。食医心鉴//中华食疗本草。食医心鉴。虞舜, 于莉英, 张燕萍, 点校。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5

[17]明李中立。本草原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536

[18]宋赵佶。圣济总录。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155

[19]申却娇, 姚鸣春。中国食疗学中医营养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0:69

[20]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张工彧, 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57, 81

[21]明朱橚。普济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钱超尘, 温长路, 赵怀舟等, 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550

[22]林盈芝, 李梨霞。葫芦饮治糖尿病。中国民间疗法, 2003, 11 (11) :62

[23]宋陈直。寿亲养老新书//继禹, 蒋力生, 王成亚。医道寿养精编。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9:537

[24]雪寒。糖尿病人的食疗汤验方。药膳食疗研究, 2000, 6 (1) :31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略论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不足和完善(1)论文

上一篇:

世纪之交的劳动法发展(1)论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