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在养生保健中羌医药的运用分析

2019-02-03 18:58:49浏览:24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1 羌药养生保健特点羌族养生保健充分意识到防大于治这一特点,在疾病尚未发生之时,使用得益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传播,通过饮食

 1 羌药养生保健特点

羌族养生保健充分意识到防大于治这一特点,在疾病尚未发生之时,使用得益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传播,通过饮食调养,情志调节,达到与自然和谐,身体、地、水、火、风和谐,则减少疾病发生,达到养生健体,延延益寿的目的。

2 羌药养生保健方法

羌族养生保健方法主要有外用药物预防法、精神养生法、药膳养生法等。

2.1 外用药物预防法

2.1.1 羌药熏蒸:

如醋坛法,家有瘟病患者,就请释比来(兼职羌医)搭一醋坛,驱瘟避邪。方法是:用直径5~10cm不等的白石(含矿质的方解石)烧于炭火中,备一能容人的大坛,里面放入坐凳,用柴胡、金银花、蒲公英、青蒿、桑枝、薄荷等熬汤,备陈醋1500毫升同药汤盛入大坛内,患者坐入坛中凳上,坛顶盖红布,将患者罩于其中,从侧放入烧红的白石,使其汤药自沸蒸腾,(相同的患者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洗坛换汤;尔后用柏树香枝、川木香、白香头(全草)等用未燃烧尽的炭灰盛入瓦砵中瓮烟,全家人享受其中,同时释比口念法语,敲响羊皮法鼓做起法事,之后,用过的蒸汤(药汤)不于废弃,参入生石灰(沸煮)待傍晚由释比念念有词地用柏树枝将生石灰(沸煮)汤药洒于房屋四周和室外过道上。继后瓦砵中瓮烟需七日不断烟,将瓦砵放在大门口,进出人员必须在熏烟上熏后才进出。如此使用植物不难看出,这是羌医使用羌药治疗和预防瘟疫的最早的科学方法。毛边锅会法就是:瘟疫在部落中初期时,在一宽敞的大坝上,用篝火烧大锅熬煎羌药,由释比分发给大众饮,然后围着篝火跳起锅庄,大汗淋漓后散场休息。羌人不管在生、寿、喜、葬所有聚会的场所,都要预先燃烧香柏枝参入羌药焚敬,这是预防疾病、预防传染病传播,熏烟净场最好的方法[1] 。在羌族姑娘身上带的香囊里面全是装的原生态的羌药,也是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只是人们在生活中没有意会而以。

2.1.2 羌族的熏香杀菌:

羌族神树木香树,木香树的枝叶通过燃烧后羌族用于芳香避秽、杀菌消毒、净化空气、预防和治疗疾病。释比在作法时常手持点燃的柏树枝,羌族医学中流传下来的烟熏疗法,即香树枝点燃后,在病人四周挥动后,配合心里治疗,达到使病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治疗,疾病很快恢复[2] 。

2.1.3 简朴的热气疗法:

热气疗法是羌族传统的熏蒸疗法之一。具体方法:将一块光滑的铁板或数块白石烧红,行医者用自己的脚跟涂上少许麝香后,在烧红了的铁板或白石上滑动数次,随即用脚后跟在患处反复摩擦。亦有的在烧红的铁板或白石上浇上盐水或药汤,趁热汽升腾时,将患处反复熏蒸,蒋患处反复熏蒸,此法主治黑热病,偏头痛等症,疗效颇佳。也有直接白石烧红烫,放在事先烧好水的木桶中,利用强力的熏蒸头部15分钟,对外感风寒出现的头痛效果极好。

2.2 精神养生法

羌人的思维方式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宗教文化是羌人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支撑性。羌族的宗教活动为祭祀,每年各种祭祀活动上百次,丰富的祭祀活动其实是精神诉求指向的现实世俗生活。羌族地区采用的是巫、术、医三位一体的释比治疗法,释比不仅作为羌族的医师,更为羌族的巫师。释比的很多法术在本质上为一种心理疗法,病不服药,以祷为事,对患者进行安慰、精神支持疗法,通过心理暗示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接触患者的精神负担,对减少疾病发生、减轻病情具有一定意义。

2.3 药膳养生法

内服药进药于饮食中,痊愈于不知不觉,药食体,羌医开创了药膳先河;在饮食养身保健方面,调理温补为主,常以泡酒、煲汤食疗、药茶饮为常见。羌族世世代代居住于山区,有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羌族人民饮食也因此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通过长期经验总结,动物个部位的特点与功效,对天然药材的了解,因此将不同动植物配制为药膳,采用蒸、炖、煲汤等烹调方法,最大限度保存药材及食物的营养,常见药膳有天麻煲、黄芪当归乌鸡汤、百合贝母羹等。最具本地特色药材羌活鱼,常泡制成酒,应用于日常保健中。释比认为:万物有灵百药治病的自然尊崇,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因此,民间流传百草都是药等民谚。

2.4 羌药养生保健种类

羌族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已知的药材资源就上70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的品种已达30余种,常见的木本药材有杜仲、黄柏、厚朴、辛荑、红豆杉品种等,许多药材具有养生保健功效[3] ,举例如下:

布勒苀唔(中文: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

施白西纳芭(中文:藏红花):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止痛。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作痛,麻疹,跌打损伤等。

寺格日或孜巴木(中文:羌活鱼):具续筋接骨、行气止痛之功效,对跌打损伤,骨折,肝胃气痛,血虚脾虚等症有疗效。

鹿喝西(中文: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催生下胎的功效。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虫蛇咬伤,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日度日阿格(中文:岩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用于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及久病虚损等症。

窝哈孜(中文:牛黄):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艾喂古布格(中文:槽鳞贝母)、尼古布格(中文:浓蜜贝母)、页古布格(中文:瓦钵贝母):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

木都苏(中文:天麻)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3 羌药养生保健前景思考

羌族具有独特的养生保健方法,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生存生活中总结所得,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及鲜明的民族特色,为维护民众健康发挥着重大作用。充分利用羌族地区丰富的药材资源,全面系统的对羌医药养生保健理论,方法进行发掘整理,推广其中有效的方法,突出羌医药特色和丰富的羌医药文化内涵。但由于地势限制,诸多疗效确切的保健方法未能推广,品质优良的药材未能进入市场,面对如今羌医药发展的困境,应加大对外宣传,促进羌医药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发扬绿色旅游、健康旅游特色;加强羌族养生保健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羌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的作用,在羌族聚集区建立羌医药养生基地[4] ;加强羌医药养生保健产品研发,如羌药香包、保健药酒、保健茶及足浴包等,对已研发出的品种进行大力推广;兴办健康保健相关服务机构,突出羌医药特色与优势,开展羌医羌药综合服务:建立具有羌文化特色,以羌医药和其他医药为一体的保健会议、休闲、度假、旅游服务基地。筛选羌医药相关项目,开展保健,亚健康咨询服务、老年康复养生、药膳、食疗等综合服务;以羌医药为切入点融合发展康养产业。

参考文献

[1]程玲俐,张善云等.羌族医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王战国,胡慧玲,包希福,等.羌族木香树枝叶挥发油化学的气象色谱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6):7-8.

[3]张艺,钟国跃.羌族医药[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4]钟鸣.壮药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3):72-74.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上一篇:

论事实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如何维权(1)论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