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春季养生保健常识

2019-02-23 18:45:15浏览:81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春季养生保健知识:  春三月起居夜卧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

春季养生保健知识:

春季养生保健知识     山村

  春三月起居——夜卧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也就是说,在春季中,我们的作息安排最好是能适当地晚睡早起。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季的早晨是一天中阳气升发之时,是一年中生机最旺盛的时候。春季早起后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顺应春季的升发之机,促进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和吐浊纳清,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使人体精力充沛。

  春三月饮食——少酸增甘健脾胃

  中医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故春季饮食最好少食酸辣,免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三月饮食最宜忌酸。

  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稍微偏甜较为合适。比如山药、百合、木耳等。其中,粥类饮食最养脾胃。以下两款粥品就适合在春季喝。

  春季养生的七大原则的原则

  1、喝水

  当你出现口渴现象的时候,那就是预示着你的体内十分的缺水了,在提醒你要及时的补充水分了,但是在这时候你去补充已经迟了。有调查研究显示,对于有饮水习惯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者就会比不常饮水的人要少。而且,对于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还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因此,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黏稠、冠心病和中风病人。

  2、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就会在劳累的时候才回去休息,其实,这样做的话是不对的。因为,当人感到累的时候,疲乏已到相当程度,这时休息就会话费更多的时间。过度的疲劳为疾病留下了隐患。

  3、睡觉

  不少人不想睡就不睡觉,误以为困倦才可以睡觉,事实上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再去睡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大脑,而且还容易入睡,并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

  4、体检

  在每年的健康体检中,不免就会发现很多的严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

  其实,许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觉是不容易发现的,只有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这样才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治疗。所以,要定期去医院体检。

  5、锻炼

  我国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质增生等也在侵袭着年轻的人们老年病,换句话说也就是青壮年患者大量的增加,青年脂肪肝患者的增加更是惊人,这些都和他们不锻炼、吃得过多和喝酒过多脱不了关系。

  因此,正值青壮年的朋友们应该多多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天按时锻炼,养成习惯,就可以有利于你身体的健康。

  6、吃饭

  生活中我们可以按时就餐,不要不饿不吃饭。不然的话对于胃是有害的,也会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

  因为食物在胃内仅停留四至五小时,人感到饥饿时,胃已经没有能量了,胃黏膜此时会对胃液进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中医养生就需要遵循原则,按时工作和休息,按时运动和睡眠,按时进行各种生理活动,这样对于健康、长寿都是有益的。

  7、如厕

  大部分的人都是当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这样对于身体有害,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而受到损害,甚至还会出现粪便和尿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吸收,“自家中毒”也就会发生。因此,定时大便的习惯一定要养成,尤以晨间为好。定时解大便可防治便秘,对于减少大肠癌的发病机会也很有效的,对痔疮病人也有益处。

  春季养生注意事项

  春季养生注意一、运动要增加

  虽然《黄帝内经》对运动并不像西方文化那样重视,但对于春季,提出了“广步于庭”,即要在庭院内大步流星地散步。因为一则可以通过运动长养人体的阳气,因为阳气主动,运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适度的运动对人体的阳气有长养的作用,运动本身也符合“春者,蠢也,动也”的本意;二则通过观赏自然环境中的新绿,达到疏达肝气的目的,这是春季养生气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内经》认为,自然界的各种不同的声色气味均可以入通于人体的五脏,与不同的脏腑存在着不同的入通关系,青绿色是可以入养肝脏的。多看绿色,多运动,可以舒肝养肝。

  当然,这句经文的出现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古代大户人家,往往有很大的庭院或花园。在交通不便利,人们普遍穿着宽衣长袍的情况下,郊外踏青与晨起跑步的锻炼计划可能难以实行,所以在庭院里散步,是一种最为可行的运动方式。清代画家高桐轩写的《养生十乐》中有“漫步之乐”,说“起身静步于中庭,或漫游于柳岸花畦,心神焕然爽朗,胸怀为之一畅。”就是说的春季养生方法。其精神实质,都是强调在春天内应有适度的户外运动。我们现代人,自然不必拘泥于庭院散步的方式,晨起跑步、郊外踏青、周末放风筝、爬山等,均是极好的运动方式,这对阳气的生发、肝气的疏达,皆有良好的促益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春季的一种多发病——抑郁症的发生。

  春季养生注意二、睡眠要减少

  《内经》要我们在春季应“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过了冬季,白天时间延长,夜晚缩短,按照《内经》的理论,我们也应该顺应这种昼夜的变动规律,适度减少睡眠,增加活动时间。

  因为,人体阳气的生发和闭藏的状态,是与睡眠密切相关的,当我们清醒时,阳气行于表、行于外;当我们入睡时,阳气行于内、行于脏。因此,要想使人体的阳气像自然界的阳气一样能够生发,就要减少睡眠时间,睡眠过多,极易使人体的阳气郁滞体内,不利于“春夏养阳”。但古代医家也强调,虽然春季要“晚睡早起”,早起也不要早于鸡鸣的时段,即不要在5点前起床;晚睡不要晚于半夜子时,即不要在晚上11点后再睡,否则,也会对人体健康不利。

  春季养生注意三、要保暖防病

  春季到来了,气温日渐回升,但建议大家不要过早地脱去冬衣,在衣着方面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此外春季也是流感、肺炎的等疾病的高发时期,所以春季养生的适合大家还是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体免疫力哦。

  春季养生注意四、要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是春季健康养生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春季的食物以清淡可口为主,要记住少吃辛辣、生冷和油腻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如韭菜、香菜、菠菜、豆芽、豆腐等有利于春季养生的食物。

  春季养生注意五、要多喝水

  春季的气候依然十分干燥,因此大家必须要多喝水,因为多喝水十分有利于健康养生,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可以达到为身体排毒的功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莲子芡实糯米粥的功效与作用

上一篇:

中药槐花的功效与作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