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珍珠奶茶对身体有好处吗?

2019-06-02 18:04:28浏览:61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日前,吃珍珠等于吃塑料的新闻,让珍珠奶茶族异常恐怖。有报道说,一杯售价几元钱的现制珍珠奶茶,只不过是奶精、果粉、茶粉等勾

日前,“吃‘珍珠’等于吃塑料”的新闻,让珍珠奶茶族异常恐怖。有报道说,一杯售价几元钱的现制珍珠奶茶,只不过是奶精、果粉、茶粉等勾兑的,加上人工费和房租成本不过5毛钱。那么,珍珠奶茶应该是什么样的?现在市场销售的珍珠奶茶对人体安全性如何呢?

奶茶通常分为蒙古奶茶、西藏奶茶、英式奶茶、印度奶茶、港式奶茶和新加坡拉茶等。究其实质,都是整合茶的清香和奶的香醇,在茶和奶的交融中展现出美味。追本溯源,最早的奶茶兴起于西藏地区,将茶与奶结合起来。这种喝茶的方式传入印度,进而被当地的英国人将这种饮茶方式带回英国。

正宗“ 珍珠”由木薯粉制成

奶茶做法大同小异,无非先后次序和比例的差别而已。我国游牧民族奶茶的原料是砖茶和牛奶或羊奶,捣碎的砖茶放入壶或锅中煮至沸腾,加入鲜奶再次沸腾后,除去茶叶即成。传统的英式奶茶以茶为主,只有少量的浓牛奶,杯的体积较小;印度奶茶用的是加工时就切碎了的红茶,饮用时加奶和糖。

至于大街小巷风靡一时的珍珠奶茶,则是1983 年起源于我国台湾省台中县。正宗的珍珠奶茶采用奶、冰糖或者白糖、红茶、纯净水和木薯粉制成“ 黑珍珠” 调配而成。喜欢喝冰冻珍珠奶茶的年轻人,钟情于用那根超级粗的大吸管吮吸珍珠的感受,加之茶的内敛、奶的纯净、木薯粉的嚼劲,古典和时尚皆备,魅力十足。

奶和茶并非最佳搭档

食以味为先,食以安为先,美味和健康皆我们所欲也。很遗憾,从奶茶到珍珠奶茶,都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

先说奶茶的鼻祖,草原上的奶茶。砖茶中氟含量普遍偏高,并非人为添加,而是由于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对氟的吸收能力非常强,再加上制作砖茶一般是用茶树的老梗老叶,因此砖茶的氟含量远比其他茶类高,是绿茶、花茶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长期大量饮用砖茶熬制的奶茶,会引起蓄积性氟中毒,患上氟斑牙、骨质疏松、腰腿痛等疾病的发生率也远比其他人群高。

再说英式奶茶,用的是比绿茶更有益于心脏的红茶。但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红茶中加入牛奶后,红茶中的抗氧化物将与牛奶中的酪蛋白中和,因而无法发挥保护心血管的功效。这一研究结果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常饮红茶的英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却较高,这是因为英国人习惯将牛奶和红茶一起喝。

奶精与反式脂肪酸相连

目前市面上的珍珠奶茶,基本上是用奶精代替奶,用甜蜜素、糖精替代白糖和冰糖,用各式合成果粉代替茶,实际上就是奶精、香精、色素、糖和淀粉珠的混合物。“珍珠”的成分包括淀粉、焦糖、食用香精、山梨酸钾或者苯甲酸钠,有不同的口味其实是香精的功劳,还添加各种色彩绚丽的色素,制作出草莓、芒果等口味奶茶。

过量使用甜蜜素、糖精、香精、色素的危害,估计大多数消费者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只是奶精的危害相对而言还属于盲区。

目前国内的奶精是氢化植物油、糊精(淀粉水解物)、少量酪蛋白酸钠、奶油香精、乳化剂、抗结剂等成分组成的混合物,除了口感上和奶相似之外,其他均名不副实,和奶并无任何关联,而是和反式脂肪酸牵扯不清。

氢化植物油学名为反式脂肪酸甘油酯,俗名有人造奶油、奶精、植脂、植脂末、植脂奶油、麦淇淋等。氢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之一。反式脂肪酸会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还会降低青年人的生育能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补阳不等于壮阳 进补别乱壮阳

上一篇:

特殊人群补充维生素B-12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