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李斯特菌 不怕冷的“危险分子”

2018-12-05 14:34:41浏览:41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每年6月的第三周是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年的食品安全周在6月15日正式启动,主题是 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以下与
每年6月的第三周是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年的食品安全周在6月15日正式启动,主题是 “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以下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信息,消费者应该了解。

  “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今年10月实施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增加了“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予以召回。

  北京将建立保健食品电子监管系统

  严厉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夸大保健食品功效以及伪造、冒用保健食品标签的行为。

  “七字法”辨别问题食品

  记住七个字“艳、白、长、反、小、低、散”可以帮助消费者辨识伪劣食品。“艳”是指颜色诱人时要考虑是否有色素、“白”是指食物白得不自然时要考虑是否有增白剂、“长”指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反是指反季节生长的食物、“小”指提防小作坊生产的食品、“低”指在价格上太低、散指酱菜、豆制品等散装食品。

  夏天来了,很多人都喜欢吃冰淇淋降温解渴。但不久前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宣布,美国蓝铃(Blue Bell)公司的冰淇淋产品检出李斯特菌,并且已经至少导致8人感染、3人死亡。李斯特菌为什么会出现在冰淇淋里?

  李斯特菌很容易污染食品

  李斯特菌是一种致病细菌,它在环境中相当常见,泥土、植物、动物饲料以及人类和动物粪便当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也正是由于这种广泛存在的特性,使得李斯特菌比较容易污染食品,引起食源性疾病。

  李斯特菌不怕冷

  冰淇淋一般都是冷冻保存的。按理说,低温冷冻的条件应该不利于细菌生存,那么为何冰淇淋中还会检出李斯特菌呢?这是因为,李斯特菌有一个重要的特性——不怕冷。李斯特菌在低至零度的冷藏温度下仍可缓慢生长,一般的冷冻也不足以将它们杀死。

  那么,冰淇淋中的李斯特菌究竟来自哪里呢?一种可能性是生产原料受到污染,同时后期杀菌不严,导致细菌进入最终产品。另外,在冰淇淋生产过程中,一些环节也可能造成李斯特菌污染。广东省中山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曾对一些冷饮制品企业进行调查,结果在生产车间的进风口冷凝水中检出了李斯特菌。冷饮制品加工环境湿度大,易产生冷凝水,这些冷凝水经风力作用在空气中扩散,也可能将细菌带入产品中。

  “弱势群体”最怕李斯特菌

  并不是所有通过食物接触李斯特菌的人都会生病,真正发生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但是,在发病人群中,李斯特菌却可能带来相当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李斯特菌病患者通常会在进食受污染食物后3~7天出现症状,其表现有类似感冒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及持续发烧等。

  李斯特菌最容易影响的是孕妇、初生婴儿、年长者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所以这些人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需要格外留意。孕妇感染李斯特菌之后本人可能并不会出现严重的症状,但细菌可以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并可能造成流产、败血病和初生婴儿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美国为啥要禁反式脂肪

上一篇:

英国一项研究:电脑游戏改善不健康饮食习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