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脑出血常见的病因

2019-07-05 15:01:22浏览:2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脑出血常见的病因二、脑出血的预防措施三、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脑出血常见的病因1、高血压病是脑出血常见的病

文章目录

一、脑出血常见的病因二、脑出血的预防措施三、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脑出血常见的病因

1、高血压病是脑出血常见的病因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脑出血的发生是在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内穿通动脉上可形成许多微动脉瘤,主要分布在大脑基底节的豆纹动脉、桥脑、大脑白质和小脑。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可能破裂而出血。或由于长期高血压对脑实质内穿通动脉管壁中的内膜发生玻璃样变性或纤维样坏死,在血压或血流急剧变化时容易破裂出血。

2、脑血管淀粉样变是脑出血常见的病因

又称“嗜刚果红血管病变”,异常的淀粉样物质选择性地沉积于脑皮质及软脑膜的中小动静脉的中膜和外膜,年龄愈大愈好发。由于脑皮质和软脑膜易发生脑血管淀粉样变,故该病变所致的脑出血总发生于脑叶,大脑半球深部组织、脑干和小脑很少受累。CT片上表现为不规则斑点状高密度阴影为其特点。

3、外界因素是脑出血常见的病因

气候变化,临床上发现,脑血管病的发生在季节变化时尤为多见,如春夏、秋冬交界的季节,现代医学认为,季节的变化以及外界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改变血液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均升高,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短时间内颅内血管不能适应如此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出现血压的波动,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4、情绪改变是脑出血常见的病因

情绪改变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包括极度的悲伤、兴奋、恐惧等,临床工作总我们发现,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之前都有情绪激动病史,甚至曾有人做过研究,证实临床上近30%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短时间情绪变化时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所致。

脑出血的预防措施

1、防治高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病中潜在的最危险因素,它可以促使心、脑、肾血管的损害,并且促进动脉硬化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这是预防脑出血的一项重要措施。

2、注意精神调养。要保持情绪的稳定、舒畅和愉快,尽量避免生气、发怒、焦急和紧张,应当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练习书法、绘画,多听音乐,参加文娱活动,以陶冶情操,开阔胸怀。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做到生活起居有一定规律,早睡早起,避免过度劳累,要劳逸结合。

4、锻炼身体。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改善全身以及大脑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形成。要注意不可运动太过或过于激烈。

5、调理饮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其要注意饮食的选择,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富有纤维素的食物为主。饮食宜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好。

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1、壳核———内囊出血,统称基底节区出血:典型内囊出血呈凝视病灶,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的“ 三偏”症状,出血急性期患侧肢体呈弛缓性,反射(包括病理反射)引不出;数天至数周后呈中枢性偏瘫,位于优势半球侧可以出现失语。

2、丘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3%~31%,国内报道占17.3%。常为丘脑膝状体动脉引起的丘脑外侧核出血或丘脑穿通动脉破裂引起丘脑内侧核出血。少量出血局限在丘脑,临床上见病灶对侧半身深浅感觉缺失,自发性偏侧疼痛或感觉过度,出血波及或压迫内囊时可出现对侧偏瘫,但大多数病人以意识障碍和偏瘫起病,可出现丘脑性失语—— —语言慢,重复语言,发音困难,复述差等。

3、脑叶出血:以额、顶、颞多见,临床上缺乏神经系统体征或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障碍。

4、小脑出血:国内报道占脑出血的3.4%。以起病急、眩晕、头痛、呕吐为特点,少数人出现强迫头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眼底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上一篇:

肾小管酸中毒症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