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抗病毒治疗长期监测不可少

2018-12-11 22:01:13浏览:35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教授庄辉   不久前,一项关于乙肝患者抗病毒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60%的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认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教授 庄 辉 
 
  不久前,一项关于乙肝患者抗病毒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60%的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认识不足,22%的患者存在不规范用药现象,42%的患者不能坚持至少每三个月一次的固定医院随访,29%的患者因无法承受长期用药费用而不规范服药。这项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起、葛兰素史克公司资助,全国1万名乙肝患者参与的调研项目再次提醒同行应认真进行规范、个体化的抗病毒治疗,而长期监测随访也同样重要。

  在临床上患者预期过高,治疗不规范,随访时没有检测病毒载量变化等误区都给抗病毒治疗埋下了隐患。慢性乙肝如不治疗有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因此必须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坚持定期随访,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策略延缓疾病进展。口服抗病毒治疗的十年临床经验表明,使用拉米夫定等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总体来说是有效而安全的,其治疗肝硬化患者可使疾病进展的风险降低55%,发生肝细胞肝癌的风险降低50%。

  考虑到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必须经常检测相关指标以了解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像活动期的病人转氨酶很高,波动较大,肝功能受损明显,医生应要求其在肝炎活动期一个月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当抗病毒治疗进入稳定期后,一般3个月随访一次就可以了。另外,有肝硬化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期间,不仅随访时间要缩短,检查项目也应调整:除了病毒指标、“两对半”的定量,还要检查B超以及AFP等监测肝癌发生的指标,以早期发现问题。45岁以上患者也要注意B超等影像学和转氨酶的检测。

  同时,抗病毒治疗时的规范随访还有助于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以便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及时处理。另外,抗病毒药物需长期使用,容易给患者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医生应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治疗,这样才不会让抗病毒治疗半途而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单项抗-HBC阳性 指南怎么说

上一篇:

腔镜下切除肝癌 患者创伤小恢复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