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牛刀小试,血管搭桥止“偷血”

2018-12-13 18:01:24浏览:66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作者单位:普通外科作者:蔡晓军2010-12-22上午,我院普外科外聘专家,原协和医院管珩教授在武警总医院开展了首例血管外科手术。

作者单位:普通外科  作者:蔡晓军  

     2010-12-22上午,我院普外科外聘专家,原协和医院管珩教授在武警总医院开展了首例血管外科手术。患者是年近50岁的男性,由于颈部淋巴瘤放疗后,发生该区域的血管继发性狭窄,在供应左上肢血液的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完全闭塞,患者左上肢摸不着脉搏,测不到血压,软弱无力。能不发生缺血坏死,靠得是侧枝循环来的供血。但这种供血是以脑动脉供血量减少为代价的,患者有经常发作性头晕,视物模糊的症状,医学上专门称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通俗的说法就是左胳膊和左手偷走了供应脑子的血。不尽快纠正,更严重的脑缺血还会发生,为此要尽快建立正常的左上肢供血通道。既改善左上肢的缺血,又减少脑动脉的窃血,最佳的办法就是在左侧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间作血管搭桥手术。

     管教授在左侧颈根部作了个5cm长的切口,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将左侧颈动脉和左侧的锁骨下动脉显露出来。这时看见患者的左侧颈动脉较常人纤细得多,但为了减少患者脑缺血的风险,管教授还是选择了手术难度更高的维持动脉供脑血流的部分阻断法。切开了左颈动脉后,展示的血管壁又脆又硬,管壁切口还不整齐,这都给血管吻合造成不小的麻烦。管教授将人工血管和血管开口对整修剪后,一阵快速的连续缝合,转眼就完成了人工血管和颈动脉的吻合。松开阻断钳,就见针眼嗤嗤地冒血,但在管教授从容不迫的修补缝合下,立就止住了。而后是将已和颈动脉吻合好的人工血管的另一端和左锁骨下动脉吻合,手术野更小更深,难度自然超过前一半。只见管教授将人工血管顺向和左侧锁骨下动脉靠近比拟后,剪去人工血管的多余部分,修整好吻合面。这操作看起来不起眼,但确定适宜的人工血管吻合界面,是真功夫的体现。随后还是血管阻断、切开、吻合,整套动作依旧行云流水。松开血管阻断钳后,又是嗤嗤地冒血,在管教授的缝合后,一切又归于正常。至此手术的主要步骤就完成了,前后也就1个小时。这时麻醉师和护士都发现患者左上肢较术前温暖多了,前臂的脉搏也出现了。

    首例手术在麻醉科和手术室同志的精心配合下取得圆满成功,管教授术后说这个患者的血管病变是颈部放射治疗的远期并发症,局部血管壁的手术条件很不好,风险其实很大。但武警总医院手术环境让她很放松,使得手术进展顺利,麻醉过程平稳,尤其是手术护士朱静,台上配合熟练到位,对医生体贴关心,都给她留下很好的印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心肌梗死尽早溶栓是关键

上一篇:

全军老干部医疗信息中心揭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