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吃牛羊肉别太贪嫩

2018-12-06 15:59:30浏览:87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日前我国疫情报告数据及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布病疫情逐年上升,布病发病县的数量10年来增加了5倍多,并正在从传统疫区向非疫

  日前我国疫情报告数据及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布病疫情逐年上升,布病发病县的数量10年来增加了5倍多,并正在从传统疫区向非疫区蔓延。为此,专家提醒读者——

  布病流行:连续17年走高

  据统计,2009年我国新发布鲁氏菌病(简称布氏菌病、布病)3.7万余人,超过上年33.63%,至此布病发病数已连续17年增加。

  所谓布病,是由布鲁氏菌(简称布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传染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人类对布病普遍敏感,一般以春、夏季发病为多。羊是我国的主要布病传染源。病菌可存在于病畜的脏器、阴道、羊水、胎盘、乳汁、精液中。直接接触病畜、摄食病畜或接触被病畜污染的环境即可感染。由于牲畜是布病的唯一传染源(人不传染人),因此人群发病高峰往往在动物发病排菌后的1个月左右出现。以往我国布病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是近年来,我国几乎所有省市都出现了病人,呈现出从农牧区向市区、从北方向南方扩散的趋势。

  这些易发因素要当心

  职业因素  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男多于女。具体表现为:直接接触病畜,或接触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或娩出物。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过程中不注意防护。

  环境因素  如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乳;吃未熟透的肉;吸入被病菌污染的空气中的气溶胶;由苍蝇携带并污染食物等,或遭到蜱叮咬等。

  布病的潜伏期平均两周,一般为7~60天,少数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期(指患病3个月内)、亚急性期(3个月到半年)和慢性期(半年以上)。病人大多起病缓慢,出现颇似重感冒的症状并持续3~5天。也有的患者起病急骤,出现寒战、高热和游走性关节痛。男性患者可出现单侧睾丸炎、附睾炎及睾丸肿痛。还可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以及皮疹等。

  主要诊断依据为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布病玻片凝集反应阳性),或从病人血液、骨髓等标本中分离到布氏菌等。但需要与伤寒、风湿热、肺结核、疟疾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为早治疗和全疗程、足剂量的联合用药(如四环素类、利福平、链霉素等)。一般治疗3周为一疗程,间隔1周,连用2~3个疗程。

  落实预防措施

  1.职业人群及牧民须落实预防保健措施。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是布病高危人群,尤其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其防病意识,落实保健措施:①不用手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或娩出物。②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过程中注意防护。

  2.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布氏菌在沸水中煮数秒钟才能死亡,因此吃涮肉、烤肉时不要过于贪图柔嫩,以防感染布病。

  3.加工生肉时要做到生熟分开。还要勤洗菜刀、菜板。食用动物胎盘或脏器更要注意。

  4.进行免疫接种。布氏菌疫苗是冻干弱毒活菌苗,可经皮肤划痕接种。主要免疫接种对象为疫区高危人群。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久坐危害知多少

上一篇:

麻风 容易疏忽的皮肤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