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春节自救指南》,“救”得了你吗?

2018-12-18 21:22:19浏览:5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近日,一段名为《春节自救指南》、时长约7分钟的合唱视频在网上热传。合唱绘声绘色地展现了一个年轻人春节回家被七大姑八大姨

    近日,一段名为《春节自救指南》、时长约7分钟的合唱视频在网上热传。合唱绘声绘色地展现了一个年轻人春节回家被七大姑八大姨逼问的场景,引起很多网友共鸣。

  这也难怪,如今一些年轻人成了“恐归族”,怕自己负担不起五花八门的礼金,怕自己招架不住亲友的盘问,面对“找对象了没”“一个月工资有多少”……这些父母及七大姑八大姨的询问,总是感觉很狼狈很受伤。如此窘境下,才会有《春节自救指南》之类的“神曲”横空出世。

       害怕回家,原因何在?

  囊中羞涩心有愧

       家里辛辛苦苦把我养大,为上大学背上几万块钱的债。结果毕业后只能找个一两千块月薪的工作,吃饭租房都成问题,“月光”不举债已是万幸,几年下来根本没存下什么钱。父母不会逼我给家里交钱,但我能感受到他们望子成龙那种殷切的期望。我恐归,怕看到爹妈那热盼的双眼。

       走亲访友累半残

       常年在外,只有春节回家这几天有机会见到故友亲朋,串亲戚搞聚会自然是常事。可春节的串门太恐怖了,三四天要串十几家,大包小包的哪家也不能空手去啊,碰上有小孩的还得给红包。一个春节下来,比上半个月班都累,本来是休假,却弄得劳民伤财。我恐归,怕累瘫在串门路上。

       没有对象羞见娘

       不知不觉,已加入到剩男剩女的行列。即使远离家乡,亲戚朋友也还不时要搞个“跨省介绍对象”来表达对我的牵挂。但找个合适的谈何容易,结婚的房子车子又在哪里?每次回家,爸妈的“什么时候让我们抱孙子啊”就像一句紧箍咒,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头疼。我恐归,怕不能把“另一半”领回家。

       家乡已经没有家

       少小离家老大回,子欲养而亲不待。生我的地方,叫家乡;父母在的地方,才叫家。我固然还可以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但父母已先我而去。老家的亲戚朋友也大都像我一样在外打工,家乡对我来说只是个地理位置,而不再有情感寄托。我恐归,怕找得到家乡,却找不到家的感觉。

       不过我们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亲人团聚,其乐融融,自然有聊不完的话题。特别是长辈老人,对在外学习、打拼的子孙们的牵挂,此刻均化成了不厌其烦的问长问短。事实上,《春节自救指南》唱出的网友所列“十大过年见面禁忌问题”,多数都出于善意,是长辈们关心的问题。

  当然,随着当下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在外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比如工作难找、收入低、成了剩男剩女、结婚了却不敢生孩子等等,也许长辈一句问候,会触及你的隐痛。但要知道,长辈对你的关爱,没有丝毫的恶意。作为晚辈,应该学会理解,坦然面对,坦诚相告,如此,想必长辈也会对你给予理解和支持。

  说到底,“春节恐归症”,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焦虑,是在用一种消极的方式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与其求助《春节自救指南》,逃避现实困境,不如主动与长辈沟通,认真聆听老人的倾诉、甚至唠叨,让亲情的误会消融而去。

       医牛点评:

  中国人安土重迁,然今天大部分人要离开出生地才能找到好生活。每至春节,从农民工到白领,从提家携口到形单影孤,都要经过回老家这一考。面对这场年终考,你我究竟有几分信心?“恐归”究竟是谁之病?

       在搜狐关于“春节恐归症”的一项调查中,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吴稼祥曾表示:“恐归症”源于被剥夺感,这些事情是一种失落,一种被剥夺。但是现在这些年轻人到城市里来有一种被剥夺感,在农村也许他的生活还好,但是到了城市他是最底层的。但他也不能回到原来的生活里,就很难受。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则认为,春节恐归,主要是因为担心难以满足家长的期待。这个反映了我们环境的某种虚空的现象,为什么家长对孩子有那么高的期待?孩子为什么一定要满足这个期待?都踏踏实实的回到自己,回到自己的现实,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子的。

       不可否认,父母殷切的期待会让我们难以负担,而过年回家情感的成本也常常大得难以承受。所谓恐归,其实就是担心辜负了家人。

       但是,小编认为,过年回家团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任何一个父母都不会希望孩子因为期望而变得焦虑。无论怎么样家长还是都希望在春节的团圆的时候孩子们能回到家里来,大家一起欢欢乐乐过春节。作为和你关系最亲密的人,家人肯定会问些诸如收入啦、感情问题啦之类的事儿,但这都无所谓,问你也是出于关心与善意。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没有家人的生活是不完整的。为了工作,我们奔赴他乡。过年了,当然要回到生活中,回到家庭里。

       所谓近乡情更怯,更多是种喜悦,而不应是一种负担。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我的天!你可能吃了假调料!

上一篇:

环境与健康安全不存在“零风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